3月25日上午,安溪縣醫院急診中心大廳傳來陣陣鑼鼓聲,只見兩名患者家屬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將一面寫著“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的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對安溪縣醫院急診中心的診療技術和貼心服務給予了高度讚揚。
梁奶奶,一位來自南安市翔雲鎮的90歲老人,而送錦旗的兩位大叔則是梁奶奶的兒子和女婿。梁奶奶因近一年前腦梗後長期臥床,今年2月份,骶尾區陸續出現壓瘡並逐漸加重,破潰流膿,形成深深的膿腔,家屬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四處奔波,求醫未果。聽聞安溪縣醫院急診中心對壓瘡等慢性創面治療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慕名而來,並於3月初辦理了入院。
入院後,醫院全職引進專家、急診中心副主任黃國亮立即帶領團隊為梁奶奶詳細檢查皮膚和身體狀況。考慮骶尾區壓瘡深達肌層(Ⅳ期),難以癒合,隨即在局麻下行“骶尾部清創+負壓封閉引流術(VSD)”,用負壓裝置24小時吸出膿液。為避免創面二次壓迫,還精心安排梁奶奶使用懸浮床改善創面血供,利於組織修復。
在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梁奶奶的創面癒合情況日漸好轉,引流1周後,創面已逐漸縮小,繼續給予二期縫合和換藥等處理;入院15天,肉芽組織漸漸填滿,壓瘡的創面已基本癒合,笑逐顏開的梁奶奶在家屬的陪伴下辦理了出院。從入院時“深可見骨”的Ⅳ期壓瘡,到出院時的創面癒合,僅僅歷時半個月。梁奶奶順利康復的故事背後,是安溪縣醫院急診中心對慢性創面救治的深度耕耘。
近年來,安溪縣醫院急診中心在加強急危重症救治體系建設的同時,率先在縣域內引進懸浮床、燒傷治療儀等先進設備,針對慢性壓瘡、糖尿病足、燒傷、感染創面併發膿毒血症等難題,構建起“評估-清創-修復-重建”的標準化治療體系,開展覆蓋式VSD聯合富血小板治療(PRP)、VSD聯合人工皮、轉移皮瓣修復等技術,填補安溪縣多項空白。2024年,成功救治慢性創面損傷患者200余例,其中,VSD聯合PRP治療20例、皮瓣轉移5例、人工皮修復5例,療效顯著,為患者和家庭帶來福音。(周錦緞 王婷 林雅婷 蔣敏敏 黃國亮)
(責任編輯:胡俊 章雯珂(實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