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征程中,泉州資訊工程學院與泉州市藝術館攜手共進,依託泉州這座世界遺産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多個維度展開深度合作,為泉州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開闢了嶄新路徑,結出了纍纍碩果。
多彩活動,點燃傳承火種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産,讓更多青年學生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形成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雙方精心舉辦了多場非遺進校園主題實踐活動,組織了泉州南音、泉州高甲、泉州彩扎,金蒼繡技藝、木偶頭雕刻、漆線雕、安溪竹藤編等近20項非遺項目,通過實物展示、現場演示、互動體驗等形式,生動展現了泉州非遺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讓廣大師生近距離領略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妙。
學校還定期舉辦非遺進高校座談會,邀請保護專家、非遺傳承人、學校師生共同參與。如2024年12月12日舉辦泉州非遺進高校的實踐與探索座談會,深入剖析泉州非遺的歷史淵源和技藝特點,分享傳承人從藝經歷和傳承心得,從年輕人的視角提出對非遺傳承發展的看法和建議等。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通過思想的碰撞,為非遺傳承開拓了新思路,也為非遺與高校教育體系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志願服務,搭建文化傳播橋梁
泉州資訊工程學院學生踴躍加入泉州非遺館志願者隊伍,憑藉專業知識和對非遺的熱愛,通過現場引導、秩序維護、安全提醒等,以飽滿的精神、認真的態度、細緻的服務讓遊客全方位了解泉州非遺的獨特韻味,成為非遺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截至目前已服務1095人次。
專業賦能,為非遺發展添翼
學校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選派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專業老師,圍繞品牌建設、抖音短視頻運營推廣和淘係網店運營推廣等主題,為非遺傳承人講授銷售技巧,分享了豐富的案例和操作性強的實踐方法。通過學習,不少非遺傳承人開啟了線上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推廣等方式,將他們的非遺産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銷量顯著增長。
校館合作,是教育與文化深度融合的成功探索,在非遺傳承、文化傳播、人才培養和産業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雙方將不斷創新合作形式和內容,為泉州非遺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讓泉州非遺這顆璀璨的明珠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責任編輯:胡俊 章雯珂(實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