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第二屆武夷論壇在南平武夷山開幕。本屆論壇以“文明互鑒與現代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為主題,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聯合主辦。
開幕式上,論壇主報告《新的文化生命體:“兩個結合”與中華文化繁榮發展》正式發佈。《生生之道:中華文明宇宙觀》(“中華文明武夷講演錄”第一輯)新書亮相面世。中華文明兩岸高端學術研學坊聯盟及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研修基地揭牌,南平市人民政府文化顧問聘任儀式舉行。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南韓延世大學名譽教授白永瑞、英國牛津大學聖安學院榮休教授羅伯特·恰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楊慧林分別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通向過去的新路徑:民間視角下東亞古典的兩種用法”“現代西方對中國的認知--‘酷中國’”“文明互鑒中的‘古今中西之爭’”為題作主旨演講。
“如何在虛擬空間中延續文脈?如何用科技激活傳統文化的基因?”“數智技術不僅是工具,更是文明延續的新維度” “從‘保下來’到‘活起來’再到‘傳出去’,傳統文化的數字生命力正在書寫新的歷史”……論壇與談環節,圍繞“數智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主題,學者們共話數智技術賦能下的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傳統智慧與數字文明在思想碰撞中激蕩。
當天下午,“述與作:從孔子到朱子”“古典學與現代性”“中華文明核心價值與現代化詮釋”“中國之治與中國式現代化”“兩岸青年賡續中華文脈”五個平行分論壇同步進行。(蔡瑛)
(責任編輯:胡俊 章雯珂(實習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