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戴雲山脈腹地的德化縣110千伏李田變電站,白色的匣子如花瓣一樣打開,一架四旋翼無人機騰空而起,按照規定路線對10千伏上涌線完成全段自主巡檢後,自動回“巢”充電待命。隨著畫面實時回傳及AI自動識別異常預警,標誌著該公司配網巡檢開啟“遠端智控、自動作業”新模式。這也是該公司首次在山區變電站投運智慧無人機巢。
此次投運的智慧無人機巢系統也是該公司以“電網一張圖”建設為方向,推動智慧電網建設的重點項目。每個機巢可覆蓋半徑3-5公里的山區配網線路,依託北斗高精度定位與AI路徑規劃技術,實現複雜地形下的自主起降與數據實時回傳。相比傳統巡檢方式,單次作業效率提升4倍以上,尤其在應對雷擊多發區、樹障隱患段等特殊區段時,可快速完成多角度高清拍攝。智慧無人機巢系統還突破了傳統巡檢的時空限制,通過開發夜航巡檢模式,無人機搭載的紅外成像儀能在夜間精準識別設備過熱缺陷。
“最大的區別就是以前巡檢需要依賴工作人員現場操控,現在只需要將前期模型維護好,再對航線進行一個準確的規劃,即可‘足不出戶’實現無人機自啟巡檢、畫面實時回傳及AI自動識別異常預警,大幅提升人效。”該公司機巡班班長莊家麟介紹道。
針對山區線路走廊地形複雜、人工巡檢難度大的特點,該公司創新構建了三維數字巡檢體系,並創新應用“移動機巢+固定機巢”組網模式。在固定式機巢無法覆蓋的區域部署可升降式移動機巢,通過5G應急通信車實現臨時組網,有效消除巡檢盲區。測試數據顯示,該模式可將故障定位時間提效5倍以上,為山區電網應急搶修、快速復電贏得寶貴時間。
2024年以來,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創新探索跨領域合作機制,與縣林業局、戴雲山保護區管理局通過黨建聯創形式啟動“林電共建”3.0版,在環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共建共用式無人機巢。該合作模式使無人機巢同時搭載電力巡檢與林業監測雙系統,既能對配電架空線路開展樹障掃描,又可同步進行林區火情監測、盜伐巡查,巡檢數據實時接入雙方指揮平臺,構建起電力設施防護與森林生態保護的雙重屏障。
下階段,國網德化縣供電公司將拓展智慧演算法應用,推進“AI+配網運維”實踐,以科技賦能,全力打造德化縣城鄉一體電網“15分鐘無人機應急響應圈”,共同助力德化縣智慧城市建設。(林讓坤 鄭梧堃)
(責任編輯: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