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南平政和首發《農村資産資源經營權證書》 賦能鄉村振興

3月13日,南平市政和縣成功舉辦了《農村資産資源經營權證書》首發儀式,標誌著該縣在激活農村資産資源、推動鄉村振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儀式上,政和縣領導向各鄉鎮(街道)代表頒發了首批10本《農村資産資源經營權證書》,並對全縣盤活農村資産資源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不僅是對農村資産資源確權登記的重要成果,更是政和縣推動農村資産資本化、市場化的重要里程碑。

今年以來,政和縣以拓寬産權登記範圍為突破口,創新産權登記範圍,將農村土地、房屋、林地等資産資源納入確權登記範圍,並配套頒發《農村資産資源經營權證書》。這一舉措旨在促進農村資産的有效利用,盤活“沉睡”資産,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我們通過全面摸排,全縣農村可盤活資産資源111宗,涉及面積近9000畝。”政和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張建清介紹説,目前,全縣已成功辦理農村資産資源經營權、林下經濟登記共計21宗,涉及面積超過8000畝。這些資産資源的盤活,不僅讓農民手中的“死資産”變成了“活資本”,還吸引了眾多企業前來投資,推動了特色農業、鄉村旅遊等産業的快速發展。

石屯鎮王山口村黨支部書記林志青表示,領到經營權證書後,村民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入,實現了增收致富。此外,憑藉證書還可以抵押貸款,為村裏開展集體項目、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農産品加工等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援。

據悉,在盤活農村資産資源的同時,政和縣還積極探索“金融+産權”創新模式,推動金融機構與農村産權登記平臺對接,鼓勵農村資産資源線上上平臺開展流轉交易,併為符合資質的貸款客戶提供額度增信。這一舉措進一步優化了融資環境,激活了農村金融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援。

下一步,政和縣將繼續深化農村産權登記制度改革,完善農村資産資源動態臺賬,簡化登記流程,優化服務效能。同時,創新融資擔保方式,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融資支援,進一步降低融資風險,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曾大龍 王詩琪)

(責任編輯: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