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南安:黨建賦能物業管理,繪就幸福小區新畫卷

在南安,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提升行動正開展得有聲有色,讓居民的生活迎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自全市物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南安市委組織部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力推動物業管理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為居民的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三個覆蓋”強根基,搭建治理新架構

曾經,社區、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各自為政,難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合力。如今,南安市緊盯小區黨組織、“紅色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三個覆蓋”,大力推行“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的組織設置模式,成功實現全市288個住宅小區黨組織全覆蓋。與此同時,“黨員樓長”制度全面落地,1289名黨員樓棟長穿梭于各小區樓棟間,成為黨群溝通的橋梁紐帶。在物業服務企業領域,6家“三有”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也實現了100%覆蓋,讓黨建引領貫穿物業服務全過程。

選優配強小區業委會是提升治理水準的關鍵。南安市嚴格遵循“一講四有”標準,即講政治、有公心、有熱心、有能力、有威望,精心篩選業委會主任和委員人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9個黨員人數過半的“紅色業委會”,佔比達到75.1%。這些“紅色業委會”在小區治理中勇挑重擔,成為推動小區發展的中流砥柱。

“三支隊伍”聚動能,激發治理新活力

人才是小區治理的核心要素。為破解“人從哪來”的難題,南安市委組織部聯合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教育、衛健等多部門,對居住在小區的“三支隊伍”(在職黨員、退休幹部、“兩代表一委員”)進行全面摸排,按照“一小區一台賬”的方式詳細記錄資訊,為各鄉鎮(街道)提供了1383名優質的業委會成員候選名單。

在選人用人上,南安市創新推行“雙推一薦”模式,即由社區和小區黨組織推選、黨員業主推選、個人自薦,廣泛吸納各領域的優秀人才投身小區治理。由鄉鎮(街道)黨委嚴格把關,對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確保選拔出德才兼備的業委會成員。 如今,南安市眾多小區在這些優秀“管家”的帶領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美林街道皇家濱城小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充分彰顯,市公安局四級高級警長洪曉峰被推選為業委會主任後,積極探索“物業+養老”服務模式,為小區老人提供了貼心週到的關懷,收穫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柳城街道柳南小區由社區離任主幹陳維回牽頭組織6名老黨員組建業委會,成功填補了小區物業服務的空白,在停車管理、設施維護、矛盾調解等方面成效顯著。官橋鎮溫泉新都城業委會主任蔡聰錦,作為南安政協常委,憑藉豐富的人脈、崇高的威望和寶貴的經驗,解決了步行街外墻脫落等棘手問題,還引入智慧停車、豐巢等項目,增加了小區公共收益。

“三項機制”築保障,夯實治理新效能

為保障物業管理提升工作紮實推進,南安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三項機制”。一是“領導掛鉤指導+定期調度會商”機制,安排全市28名黨員處級領導、206名科級幹部與社區、小區精準掛鉤,嚴格落實“五個一”工作要求(建強一個戰鬥堡壘、擰成一股工作合力、匯聚一批服務力量、化解一批疑難問題、消除一批安全隱患)。截至目前,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已累計召開52場,協調推動了充電樁安裝、水錶改造等156個項目的實施。二是“績效考評+述職評議”機制,將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幹部年度考核以及綜合績效考評體系,促使各級領導幹部切實履行職責。三是“表揚激勵+約談提醒”機制,有效激發了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對表現突出的業委會成員納入村(社區)“兩委”後備力量培養管理,全市還將評選出一批小區“擔當者”進行表彰。同時,對5名不適崗、不勝任的小區黨支部書記進行了約談提醒,保持隊伍的先進性和戰鬥力。

在黨建的有力引領下,南安的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成績斐然,小區環境更加優美,鄰里關係更加和諧,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未來,南安市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不斷創新治理模式,努力為居民打造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園。(楊漳鳳 陳毅強)

(責任編輯: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