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共用中藥房內,中藥師們分裝藥材
如今,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共用經濟已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當智慧共用遇到中醫藥,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今年來,漳州市正以建設智慧共用中藥房為抓手,賦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實現了從“人等藥”到“藥等人”的轉變。
日前,記者走訪了漳州市中醫院、漳浦縣中醫院、龍文區景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探訪智慧共用中藥房帶來的新變化。
讓百姓不再“煎藥難”
“您的快遞馬上送到,請問在家嗎?”11月15日下午,漳浦縣赤土鄉居民林先生接到快遞員的電話後,很快就收到了煎煮好的中藥湯劑。
上午,林先生因突發腹瀉並伴隨嘔吐症狀,前往赤土衛生院求診。確認腹瀉症狀後,接診醫生林子昊為他開具了一張中藥方,建議其選擇智慧共用中藥房服務進行代煎並送藥到府。
林子昊開出的處方,很快就上傳到了漳浦縣中醫院的智慧共用中藥房系統。不需要在醫院等待煎藥,只要留下準確的地址、電話就可以回家等藥“到府”。6小時後,林先生在家中收到了未來5天的中藥湯劑。
“我如果專門去一趟縣裏的醫院取藥感覺挺麻煩的,在家熬製中藥也很費時。”林先生表示,“這種送藥到府的服務模式真是太方便了,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收到藥時,還熱乎著呢!”
基於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智慧資訊技術,漳浦縣試點建設智慧共用中藥房,打造了包含處方流轉、審方、調配、煎煮、配送等全鏈條的綜合性中藥藥事服務平臺,讓全縣各鄉鎮衛生院與縣中醫院共用一個中藥房。
通過網路,漳浦縣中醫院能收到各基層衛生機構流轉來的取藥處方資訊,在經過嚴格的審方、煎煮、裝袋流程後,快遞會送中藥到府,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夠方便看中醫、放心喝中藥的貼心服務。
據了解,近年來,漳浦縣、詔安縣陸續試點開展智慧共用中藥房服務。今年11月,漳州市中醫院智慧共用中藥房已初步實現與薌城區北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龍文區景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藍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步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華安縣沙建衛生院等五家醫療衛生機構的中藥房共用代煎、代配業務。目前,雲霄縣智慧共用中藥房也正緊鑼密鼓籌備中。
讓中藥插上“智慧”的翅膀
接到處方單後,智慧共用中藥房是如何運轉,並最終將煎好的中藥送到患者手中的呢?
11月18日,記者走進漳州市中醫院的智慧共用中藥房調配中心,一股濃郁的藥香就撲面而來。隨著機器的不斷轉動,工作人員將一包包熬製好的中藥製劑貼標,依次按處方分好,進行掃碼打包。此後,藥品進入配送環節,由快遞物流配送至患者家中。
“現在基本上各家醫院都有自動審方系統,平臺會自動對‘十八反、十九畏’中藥配伍禁忌及用法用量等進行初審。”漳州市中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林漢欽告訴記者,“系統審核通過後,處方就會發送到我院中藥房進行人工復審,確保處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雙重審核無誤後,才會進行調配。”
據介紹,目前漳州市中醫院的中藥飲片品種有430余種。同時,擁有煎藥機32台、湯藥打包機6台、膏方濃縮機2台、膏方分包機1台,煎藥能力和工作效能基本滿足當前中藥共用代煎代配業務。
智慧共用中藥房帶來的好處,景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羅凱傑深有體會。
作為漳州市中醫院城市醫療集團的一員,漳州市中醫院的專家團隊定期會到景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藥房在中藥飲片的種類、品質以及儲存條件等方面與大型醫院存在一定差距。”羅凱傑表示,有些下沉的專家常用、喜用的種類在基層不一定能完全滿足,給醫生開具處方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基層醫療機構不算少見。據了解,多數基層醫療機構硬體條件有限、中藥需求量也有限,除此之外,各家醫院的中藥材採購來源各不相同,而中藥飲片用藥的安全,除了處方的合規外,還要求中藥材的存儲、炮製、煎煮等多個環節符合要求。“智慧共用中藥房的啟用,無疑‘靶向治愈’了這一難點。”羅凱傑説。
“智慧共用中藥房通過整合線下、線上資源,綜合依託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標準化、資訊化、集約化、同質化的中藥藥事管理體系。下一步,漳州市將大力推動智慧共用中藥房模式,使基層群眾能‘看上好中醫、喝上好中藥’。”漳州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林昕蓉吳超何丹蔡似雲文/供圖)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