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泉州市鄉村旅遊典型案例】洛江區河市鎮新告村:詩畫田園 漫遊新告

image.png

新告村田園航拍圖

基本情況

新告村位於泉州市洛江區河市鎮北部,下轄有17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932戶3400人,其中常住人口1800人。目前,新告村是洛江區最具發展潛力的鄉村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新告村圍繞“現代骨、傳統魂、自然衣”的核心理念,充分發揮土地、生態、産業、文化、人力等優勢全面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成集農耕、休閒、運動、養生、娛樂、禪修等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山水田園綜合型旅遊村。近年來,新告村獲評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省級文明村、泉州市級美麗鄉村、市級金牌信用村、市級文明鄉村、市級科普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image.png

古榕樹(距今100多年)

經驗做法

(一)發展現狀

當前新告村按相關規劃全面發展,全力推進生態旅遊景點建設,目前已孵化成熟的旅遊景區有:情人谷、濱水公園、九品蓮花園、後深溪漂流、彩蝶谷、孔雀山莊以及泉州(海西)植物園等。近年來,河市鎮結合創建市級鄉村振興示範路線和新告村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的工作要求,以打造鄉村振興核心圈為目標,堅持“可看、可學、可示範”的思路,在通盤抓好“一帶”的基礎上,注重打造“一圈”即鄉村振興核心圈。初步確定打造以新告村部為圓心,半徑500米的人文景觀黨建示範核心圈,主要項目包括“1+N”:即,一片網紅花海、一條聽溪木棧道、一道溪岸景觀帶、一個黨員服務驛站、一個黨建休閒公園“+N”個微景觀“+N”棟裸房外立面整治。新告村旅遊業態進一步豐富,基礎及配套設施持續完善,新建村級遊客中心及道路標識牌18塊。村內共有3個鄉村旅遊點(九品蓮花園、彩蝶谷、後深溪漂流),設有5個停車場,建設旅遊廁所3座。年計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旅遊收入約700萬元。

(二)文化遺産

新告村民風淳樸,信仰多元,儒釋道“三教合一”於此,經歷千載風雨的惠仙古道訴説著古往今來的點點滴滴。村內共有4個畬族小組近500人,以雷、蘭兩姓為主;水磨據點村438人,是畬漢集居村和老區據點村,留存有畬寨、惠女以及閩南風情石頭古宅。通過深入挖掘陳三五娘、惠仙古道、“狀元潭”、“鯉魚石”等神話傳説,讓傳統文化和創意旅遊交匯交融,碰撞出“新火花”,從而提升旅遊文化價值。

image.png

特色蓮花園及和園蓮茶

image.png

新告房車露營地

(三)旅遊産品開發

新告村是集科研、科普、遊覽、休閒功能為一體的山水田園綜合型旅遊村,被譽為泉州市“後花園”。目前村內擁有一批市、區著名生態旅遊景點,如泉州(海西)植物園、九品蓮花園、後深溪漂流、情人谷、孔雀山莊、彩蝶谷等,開發有賞花觀景、品茗養生、玻璃棧道、勇士漂流、教育研學等項目。新告村在泉州市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先後被泉州電視臺、泉州網、閩南網等媒體平臺爭相報道。

泉州市(海西)植物園是由優美的熱帶、亞熱帶植物群落構成主體的專類園,是兼備科普教育、觀光遊覽、旅遊休閒、健身養生等多種功能的區域性綜合植物園。

九品蓮花生態園是泉州市唯一一家蓮花觀光生態園,園內擁有五種頂級的觀音蓮和九大色系的香水蓮,可賞蓮花香、品蓮花茶、嘗蓮花宴,是感受鄉村生活慢步調的清幽雅園。

後深溪開發有漂流、夢幻玻璃橋、玻璃旱滑道、叢林穿越、大鯨魚兒童樂園、燒烤、水上運動項目,是集攀登、露營、溯溪、餐飲、住宿為一體的度假山莊。

孔雀山莊(雀食美養殖基地)從事孔雀及家禽養殖,現有花孔雀、白孔雀、藍孔雀等品種,是集生態養殖、果蔬種植、農家餐飲、鄉村休閒玩樂的綜合性基地。

彩蝶谷創建於2016年,是福建省唯一一個蝴蝶昆蟲養殖基地,年産蝴蝶昆蟲100萬隻,是集科研、科普、研學為一體的昆蟲園。谷內建有昆蟲科普館(內有科普展板60平方,昆蟲標本500多種,影像介紹、幼蟲展區)、活體館(內有昆蟲交配區、覓食區、産卵區、羽化區)、石斛園、萌寵園、小鳥園,其中蝴蝶館是福建最大的自動溫控球形活體館,也是國內蝴蝶品種、數量最多的蝴蝶活體館。

取得成效

近年來,新告村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區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著力固優補弱、爭先進位、增創品牌,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

1.文旅業態交織融合。深入挖掘新告村的歷史人文內涵,將陳三五娘、泳石圳灌新田、鯉魚宮、狀元潭、無字書等故事收集彙編。依託專業團隊圍繞“現代骨、傳統魂、自然衣、鄉村美”,為新告村進行鄉村規劃編制,打響河市北片區旅遊“金字招牌”。

2.文旅人才活力激發。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文旅發展的各類人才需求,邀請華僑大學、遊趣文旅運營公司、台灣文創企業團隊、榮光文旅公司等專業文旅人才為新告村發展出謀劃策。同時重視挖掘本土人才,開展現任村幹部和涉旅企業負責人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等培訓,以鄉村文旅人才隊伍的壯大為鄉村振興蓄勢加油。

3.文旅資源共建共用。堅持場所共用、人才共引、服務共用的原則,依託村級遊客中心和黨員服務驛站等,採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辦法,通過激發用人主體活力、鼓勵柔性引才用才、開展跨區域人才合作等有效方式,積極培育壯大鄉土人才,引進新告村發展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援。(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