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佈實施《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對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作出系統部署和明確要求。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資本市場是優質科技企業的成長“加速器”,優質科技企業也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重要源泉。在支援發展科技金融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更大力度支援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持續支援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鼓勵科技型企業開展同行業上下游産業並購等舉措。
“資本市場有利於科技創新。在滿足同樣資源配置的前提下,資本市場將不同風險偏好、期限結構的閒置資金更為精準高效地轉化為資本,促進要素向最具潛力的領域協同集聚,提高要素品質和配置效率,推動産業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實現經濟結構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管委會副主任、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重點聚焦服務科技創新
和新質生産力發展
證監會主席吳清日前發表署名文章表示,當前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正在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規模擴張轉向主要依靠創新引領的效率提升,發展新質生産力已經成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創新需要更具靈活性和包容性的融資環境,資本市場獨特的風險回報機制,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激發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造活力,對於助力産業轉型升級,促進科技、産業和金融高水準迴圈十分重要。
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介紹,《實施意見》重點聚焦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發展,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創新資本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功能,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産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看來,《實施意見》促進資本市場結構優化,提高資本市場對高科技産業的服務能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能力,通過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助力“科技—産業—金融”良性迴圈,推動我國從“製造大國”向“科技強國”轉型;通過制度創新吸引更多國際資本關注和投資中國科技企業,提升我國科技産業的全球競爭力。
“《實施意見》聚焦重大戰略,關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涵蓋了從産業發展到生態完善、從投資者保護到投資端改革、從嚴監管到重服務等不同方面,有利於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産力培育與形成。”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説。
股債雙輪驅動
提高服務科技創新覆蓋面
資本市場在分擔創新風險、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證監會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持續加力,加快構建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體系,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支援力度,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重點圍繞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2024年以來,證監會先後發佈實施“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並購六條”等政策文件,不斷完善支援科技創新的監管體系和市場生態。
從企業端來看,一批處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公司先後登陸A股市場,其中一些在上市後實現技術突破和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均超過九成,全市場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家數佔比超過一半。
與此同時,2024年下半年來,並購重組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轉型升級、産業整合、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尤其是積體電路等“硬科技”行業領域並購重組活動顯著增多,收購未盈利科技型資産、“A並H”等標誌性案例順利落地。
從資金供給端來看,近年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規模佔比持續提升,目前在投項目超過10萬個,在投本金超過4萬億元。科創債試點以來累計發行1.2萬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半導體、人工智慧、新能源、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審核註冊、融資擔保等制度機制不斷健全。
進一步加強
對科技企業的長期資金支援
“科技創新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利用金融手段實現資源的跨期、跨部門配置是助力科技發展的必然舉措。”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打造服務於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的金融體系,促進創新鏈、産業鏈與資金鏈的深度融合,從而建立科技與金融協同發展的良性迴圈機制,是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應有之義。
程鳳朝建議,在政策落地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差異化定位,避免同質化競爭,增強對不同類型科技企業的適配性;在北交所探索更多市場化定價機制,提高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優質科技企業。
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科技企業的長期資金支援。鼓勵保險、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投資力度;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科技金融領域,為科技企業提供更穩定的資金支援。
此外,優化資訊披露和科技企業估值體系。針對科技企業研發週期長、盈利模式特殊等特點,在資訊披露方面給予更具針對性的要求,提高市場對科技企業的認知度和信任度;探索建立更符合科技企業特點的估值體系,讓市場更準確地反映科技企業的中長期成長價值。
“《實施意見》為投資銀行等資本市場參與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指引。”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王曙光表示,作為投資銀行,中金公司也將進一步提升自身執業能力,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篩選、支援真正優質的科技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符合條件的綠色産業企業發行上市;支援上市公司圍繞産業轉型升級、強鏈補鏈、提升關鍵技術水準、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等開展的並購重組;助力優質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綠色債、鄉村振興公司債;服務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項目發行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促進盤活存量資産等。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