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月,私募機構調研熱情升溫,積極挖掘A股市場投資機會。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共有645傢俬募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覆蓋90個申萬二級行業的294家公司,合計調研次數達1694次,環比增長4.7%。
談及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的原因,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卜益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1月份為A股上市公司業績預告披露期,私募機構通常會在此類特殊時間點加大調研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另一方面,1月份是新一年的首個月份,私募機構通常會利用這一特殊時期進行倉位調整和投資佈局,以迎接新一年的市場機會。”
從私募機構調研次數來看,上述645傢俬募機構中,有304家調研次數不少於2次。其中,209家調研次數在2次至4次之間;69家調研次數在5次至9次之間;24家調研次數在10次至19次之間;2家調研次數在20次及以上。
根據統計數據,1月份調研次數排名前十的私募機構中,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私募機構有4家,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的私募機構有1家。
具體來看,廣東正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以合計調研47次位列第一名,成為2025年1月份調研最積極的私募機構,其調研的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起科技”)、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炬光科技”)、浙江豐立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也是獲得私募機構調研較多的上市公司。百億元級私募機構淡水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合計調研23次位列第二名。此外,上海高毅資産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高毅資産”)、上海和諧匯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諧匯一”)、上海聚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3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也進入調研次數排行榜前十位,分別調研15次、14次和14次。
從上市公司方面來看,1月份,獲私募機構調研的29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201家被調研次數不少於2次。其中,瀾起科技居首,合計被私募機構調研73次,成為當月最受關注的上市公司;炬光科技緊隨其後,合計獲私募機構調研64次。
從行業分佈來看,1月份,半導體行業的20家上市公司獲私募機構調研次數遙遙領先,達230次,成為當月最受私募機構青睞的行業;通用設備、電池行業的上市公司也被密切關注,分別獲私募機構調研125次和107次;此外,私募機構對光學光電子、汽車零部件、個護用品、元件、IT服務Ⅱ、軍工電子Ⅱ、中藥Ⅱ等行業的調研熱度也較高,這些行業被私募機構調研的次數均不少於45次。
對於半導體行業成為私募機構1月份調研的焦點,卜益力分析稱:“其一,經濟結構轉型和産業升級將為科技産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因此私募機構將科技成長作為重點投資方向,半導體正是科技成長的重要領域。其二,受益於國家政策的支援以及市場需求的擴大,疊加國産替代趨勢加速,半導體行業具有較大的投資潛力。”
在北京止于至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何理看來,全球市場對電子設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需求不斷增長,為半導體行業提供了強勁的市場支撐。同時,半導體産業鏈涵蓋設計、製造等多個環節,為私募機構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
近期,積極政策持續推進,市場信心明顯改善,逾六成私募機構對後市持態度樂觀。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5年2月份,排排網·中國對衝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25.63,較2025年1月份上漲2.2%,表明私募基金管理人對2月份行情信心增強。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