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為滿足多元化指數投資需求,中證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指數”)正式發佈中證1000成長指數、中證1000價值指數、中證2000成長指數、中證2000價值指數及中證智選1000品質均衡策略指數等5條新指數。隨著前述5條指數“入列”,年內新髮指數數量合計達461條,涵蓋策略、風格、規模、行業、主題和其他固收指數等類別;相關指數資産類別則包含股票、固定收益、基金和期貨等。
與此同時,二級市場方面,今年以來,指數化投資熱度也居高不下。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産品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全部上市ETF最新規模達到3.7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68萬億元,增幅達81.87%。其中,商品型ETF、股票型ETF和債券型ETF等産品規模分別以129.37%、100.31%和96.57%的增幅位列前三位;ETF産品數量達1023個,較年初增加146個。
東源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劉祥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逐步復蘇、政策大力支援、監管環境持續優化等因素影響,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向好。在這過程中,ETF等指數投資産品憑藉著低費用、分散風險和流動性較好等優勢,正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指數的加速供給。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數供給方面,一方面,監管積極推動指數的持續“上新”,致力於豐富指數品類,優化其結構佈局,以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與創新發展趨勢;另一方面,監管也從未間斷對存量指數的優化工作,不斷提升其市場適應性與有效性。例如,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科創50等指數樣本股的調整將於12月13日收市後生效;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深證100樣本股定期調整將於12月16日正式實施。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豐富多元且持續優化的指數能為風險偏好各異、投資目標不同的投資者開闢投資渠道,在構建投資組合時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資源,從而極大地拓寬了投資機會的範疇與邊界,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選擇空間。
另外,指數化投資在穩定資本市場進程中也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其通過廣泛涵蓋各類資産標的,在市場波動時起到一定的緩衝與平衡作用,增強市場的韌性與穩定性。
在劉祥東看來,指數基金通常採取長期投資策略,大幅降低了頻繁買賣股票的交易行為,有助於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同時,指數基金規模的擴大意味著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有助於提升市場的整體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
展望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蓬勃增長且熱度不減,疊加監管層面的精準引導與有力扶持,指數化投資生態將愈加完善。
劉祥東表示,首先,指數投資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尤其是在市場環境改善和投資者教育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更多的資金有望流入指數基金。其次,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指數産品將不斷創新,涵蓋科技、消費、環保等更多主題,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此外,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將提升,可能會推動更多國際化的指數産品出現,吸引外資流入。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