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季度漸近尾聲,日前陸續有券商發佈了2023年四季度A股策略展望。券商普遍認為,A股有望在四季度觸底反彈,當前持續落地的系列“穩增長”政策有望加碼;市場風格上,金融、消費板塊或在四季度佔優,也有部分券商看好成長板塊的表現。在配置層面,券商共同看好的方向集中在金融、消費及TMT等領域。
政策面暖風頻吹
在A股市場持續震蕩的同時,一系列宏觀、行業層面的“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日前披露的8月經濟數據也出現邊際改善。展望四季度市場前景,不少業內人士都提到了政策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政策面後續有望繼續加碼。
長城證券策略團隊分析認為,新一輪政策週期已開啟,市場經過一段底部區間運作後,中樞有望逐漸上調。在房地産領域,“認房不認貸”、調降首套房存量貸款利率出臺,地産政策逐步鬆綁;資金面上,政策加碼下消費信心有望逐漸修復,內需擴張也將提振貨幣政策效能;情緒面上,政策引導長期資金入場,增量資金有望入市;産業政策方面,多行業出臺相關産業政策,這將與資本市場政策週期形成有效共振。
在華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鄭小霞看來,今年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環比動能預計會恢復;全年GDP有望實現超過5%的增長,A股市場也有望走出底部。
對於A股四季度趨勢,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認為,企業業績繼續上行、政策和流動性依然維持寬鬆,市場表現可能震蕩偏強。“政策上,地産調控優化、寬信用等政策可能進一步出臺和落實;流動性上,年底貨幣環境大概率維持寬鬆,美聯儲很難進一步提高利率,總體上看海外流動性逐步邊際轉松。”
消費板塊被普遍看好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券商較為一致地看好消費板塊在四季度的表現。近期煤炭、鋼鐵等價值風格板塊表現更具韌性,對於四季度市場風格會否延續這一趨勢,券商則存在一定分歧。
國海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認為,就今年而言,四季度經濟預期修復是風格判斷的關鍵。今年三季度表現佔優的週期與金融風格中,金融風格的延續性較高,而表現偏弱的消費與成長風格中,消費風格的反轉概率更高。“四季度風格有望偏大盤,且消費佔優的概率最高,其次為金融,週期與成長佔優概率偏低。”
鄧利軍在看好四季度消費風格可能佔優的同時,也同樣看好成長風格的表現。“當前政策導向是穩增長和科技創新,指向是週期、消費和成長;産業趨勢上行的是人工智慧、數字經濟和國內科技突破相關的TMT,指向的是成長。”
鄭小霞認為,四季度經濟環比同比均有望改善,疊加流動性寬鬆,從交易角度看,四季度容易出現金融板塊行情;對於消費,經濟溫和復蘇下,消費相比週期風格更容易出現業績彈性,獲得業績相對優勢;對於成長,考慮到四季度流動性仍然寬鬆,因此仍可從中觀層面尋找機會。
兼顧金融TMT方向
對於四季度值得配置的具體品種,鄭小霞認為,金融風格板塊均可關注,包括保險、銀行、券商;消費領域建議重點關注食品飲料、家電家居以及估值安全墊較厚且政策預期明朗的醫藥生物;成長領域關注華為産業鏈,此外電子板塊值得中長期配置,通信板塊仍有充足的估值抬升空間。
長城證券策略團隊建議,可按照四大思路進行佈局:一是政策落地方向,包括券商板塊和房地産板塊;二是“高景氣+高彈性”方向,建議關注TMT板塊的高彈性、需求復蘇以及長期景氣邏輯,包括信創、消費電子、半導體、算力等;三是消費溫和復蘇,關注白酒、啤酒、低溫奶等;四是紅利板塊,“政策扶持行業+高市值+紅利”在市場築底時期是投資優選。
胡國鵬建議,四季度重點關注政策發力背景下的大盤順週期鏈條,同時兼顧今年雙主線“中特估”與TMT。“順週期方向,關注地産鏈條,如地産以及家電等可選消費,並兼顧順週期和成長風格的電子板塊;‘中特估’看好煤炭、電力央國企、石油、鐵路設備、港口、造船等;TMT方面,軟體開發、電腦等有望成為主線。”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