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佈局新興産業賽道的熱情正在提升。近日,平安人壽出資2億元與瑞泰新材共同設立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投資方向涉及“雙碳”及綠色能源、科技及高端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現代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優質股權項目。業內人士認為,股權投資覆蓋行業範圍廣、投資方向更為前沿,是險資大有可為的領域之一。隨著監管對險企投資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上市公司股權的支援性政策落地,險資佈局新興産業將進一步提速。
又有新項目落地
日前,瑞泰新材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上海樹培擬與平安人壽、平安資本分別出資4.9億元、0.1億元、2.14億元、0.01億元,共同設立上海平睿安泰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此前曾表示,公司近年來正在加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配置,通過尋找優秀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來達到提高收益、降低組合波動的目的。
保險私募基金已成為險資股權投資的重要工具。9月13日,珠海橫琴屹隆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橫琴人壽成為其合夥人之一。今年以來,保險私募基金項目多次出現。例如,今年3月,大家保險設立健康養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專注于養老産業領域投資,包括賦能保險主業發展的養老社區佈局及養老産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股權等。
覆蓋領域愈發多元
業內人士介紹,保險私募基金覆蓋的領域愈發多元。人保資本總裁助理金紫雨介紹,近年來,保險私募基金在健康、養老、新能源、新基建、積體電路、先進製造、低碳環保等領域加大投入,已成為險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除了設立股權投資基金,險資還頻頻通過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成立股權投資計劃等方式,加碼股權投資。與國家戰略趨勢相匹配與保險主業協同程度高的領域是重點方向。
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總裁賈飆認為,險資參與股權投資等另類投資,有三個明確方向,一是服務國家戰略,包括區域化發展戰略、“雙碳”戰略等;二是服務保險主業,其中包括醫療健康、養老康養等;三是緊跟監管導向,包括服務實體經濟,穩妥處置金融風險等。
賈飆日前在服貿會相關論壇上表示,在險資運用中,對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構建有最直接推動作用的是直接股權投資和間接股權投資。科技安全、晶片半導體、新技術、數字産業化、高端裝備製造將是保險資管公司和保險公司2023年下半年最關注的投資領域。
股權投資熱度料提升
自《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發佈以來,險資的股權投資已走過十余個年頭。股權投資具有長期性、抗經濟週期能力強等特點,與保險資金期限長、追求長期收益特點相一致。
除了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業內人士認為,險資借助股權投資等方式,在一級市場上直接參與優質標的投資,也有助於自身久期缺口管理、降低潛在利差損風險。
險資股權投資領域近日也迎來了政策利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佈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對保險公司投資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上市公司股權風險因子進行了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有助於降低行業資産端的資本消耗,激發險資對相關領域的股權投資熱情。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