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8月底證監會明確表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以來,截至9月13日,9月以來僅有8家公司首發上市,首發募集資金69.79億元。
專家認為,從短期看,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將緩解A股市場資金面壓力、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從長期看,監管部門已圍繞吸引增量長錢入市作出安排,從投融資兩端雙向發力,助力增量資金規模穩步提升,改善市場供求關係,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節奏明顯調整
圍繞融資端改革,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表示,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考慮投融資兩端的動態積極平衡。8月27日,證監會又作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安排。
從數據看,IPO節奏明顯調整。截至9月13日,今年以來,共有251家公司首發上市,實現融資3124.96億元,融資額較去年同期減少29.36%。9月以來,僅有8家公司首發上市,首發募集資金69.79億元,遠低於去年同期水準。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等舉措體現了註冊制改革的核心要義,即註冊制不是“一放了之”“誰想發就發”,也不會在數量上“大水漫灌”。
“從歷史經驗來看,在市場相對偏弱時期,IPO、再融資節奏放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改善市場資金面。”中金公司分析稱。
擬IPO公司撤單數量增加
在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的同時,擬IPO公司撤單數量有所增加。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48家擬IPO公司撤回申請,高於去年同期水準。其中,自7月底以來,共有40家擬IPO公司撤回申請。
談及撤單數量增加原因,機構人士分析,近期市場有所回調,IPO分流資金以及發行超募,可能導致市場存在一定擔憂。因此,多家公司選擇終止IPO、再融資計劃。儘管如此,IPO市場並未按下“暫停鍵”,只是在速度、規模等方面進行調整。
9月以來,共有9家擬IPO公司撤回申請,其中4家擬申請在主機板上市。
關於主機板擬IPO公司撤單數量增加的情況,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部分公司不符合主機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定位,還有部分公司存在資訊披露、關聯關係、交易定價、持續經營能力問題等。
撤單數量增加、IPO發行節奏放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資金回籠。公開數據顯示,近期打新收益增厚。
9月以來,新股漲幅較為平穩,並未出現破發情況。9月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漲跌幅115.44%,略高於今年以來平均水準。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新股發行節奏放緩,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新股上市的稀缺性,有望帶來漲幅的超預期。
吸引增量長錢入市
在專家看來,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可在短期內提振市場信心。從長期看,吸引增量長錢入市、牢固樹立長期投資理念是下階段監管部門重點任務。
8月18日,證監會明確,將加強跨部委溝通協同,加大各類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提高權益投資比例。
近日,證監會召開專家學者和境內外投資者座談會再度強調,要準確把握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牢固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行業機構要敢於、善於逆週期佈局,加強專業能力建設,以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贏得廣大投資者信任。
政策協同發力,將吸引更多增量長期資金入市,形成正向迴圈。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不斷增強。據瑞銀預測,今年全年A股北向資金有望實現3000億元人民幣的凈流入。
還有更多長期增量資金在路上。中國結算擬自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並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安排。據專業人士估測,此舉將向市場釋放300億元至400億元資金。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