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經歷了前期的震蕩回調後,5月份以來A股市場逐步企穩,上證指數重回3000點之上運作,市場信心有所恢復。截至5月13日收盤,上證指數月內累計上漲1.22%,報收于3084.28點。在此期間,大單資金、兩融資金等輾轉騰挪,忙著調倉換股,對A股進行積極佈局。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的A股市場,“政策底”不斷夯實,短期“市場底”已基本形成,未來行情有望向中期反彈演變。
1582隻個股月內獲大單資金搶籌 四大特徵凸顯投資動向
5月份以來,A股市場震蕩走強,其中,大單資金積極佈局優質個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截至5月13日,有1582隻個股期間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佔A股總數的32.91%,期間合計凈流入額為295.83億元。
對此,排排網財富研究部主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大單資金搶籌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因為近期市場一直處於底部區域,機構有調倉換股的需求,在底部調整持倉,佈局看好的標的,調出之前錯看的、基本面變化的標的,等待市場反彈;另一方面,此前因為市場調整,機構倉位已經降到較低水準,在底部特徵已非常明顯的情況下,機構加倉意願大幅上升,從而出現了大單搶籌的現象。
超40億元大單資金
搶籌11隻個股
記者進一步梳理髮現,在月內大單資金凈流入的個股中,有55隻個股期間獲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均超1億元。其中,寧德時代期間獲大單資金凈買入額位居首位,為9.90億元;其次是智飛生物和歌爾股份,分別為4.39億元和4.15億元;普洛藥業、天齊鋰業、中國平安、分眾傳媒、先導智慧、永泰運、撫順特鋼、固德威等8隻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2億元。上述11隻個股期間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額為40.3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1582隻獲大單資金搶籌的個股主要呈現四大特徵:
一是股價普遍實現上漲。資金的流入促使股價上漲。在5月份以來,上述1582隻個股中有1376隻期間累計實現上漲,佔比超八成。其中,嘉環科技、晶雪節能、*ST美尚、江蘇華辰、東易日盛、華康醫療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50%及以上,表現強勢。
二是績優股受到大單資金的青睞。績優股也成為大單資金佈局的重點,梳理髮現,有73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近五成,值得一提的是,有117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
“大單資金往往更偏長線,相當部分資金應該來自於養老金、保險、券商和外資等機構,這些機構的投資風格更傾向於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對企業基本面要求會比較高。”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記者表示。
三是部分公司獲QFII青睞。統計發現,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25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QFII的身影,合計持股數量為41.96億股,南京銀行、上海銀行、萬通發展、招商輪船、分眾傳媒等5家公司今年一季度末獲QFII持股量均超1億股。
四是超100家公司獲機構調高評級。近一個月,有106家公司獲機構調高評級。其中,德賽西威獲調高評級次數最多,為4次;飛科電器、石頭科技、金融街等3家公司獲機構調高評級次數均為3次。
三大行業
獲大單資金重點佈局
從上述1582隻個股所屬申萬一級行業來看,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生物等三大行業的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額居前,分別為45.59億元、33.94億元、33.01億元。
對此,銓景基金研究總監李振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5月份以來,市場資金已經開始逐步買入這些業績增長確定、估值合理的行業個股,今年的投資主線將繼續圍繞著如新能源、晶片半導體、電子、電氣設備與工程、高端製造等細分領域展開。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金鼎資産董事長龍灝表示,經過前期的大幅調整,熱門賽道中的細分領域龍頭股出現股價較大回撤現象,隨著政策扶持力度增強,大盤見底跡象越來越明顯,在市場流動性緩解的前提下,熱門賽道的價值洼地自然吸引眾多資金重新流入,説明今年以來的調整對優質股票是一種錯殺行為。特別是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在業績持續改善的預期下,部分機構資金再次重新進入市場搶籌。可看好電力設備中的光伏,風電及特高壓領域細分龍頭;電子行業中的半導體、晶片、國産軟體、區塊鏈、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精密製造領域的細分龍頭股;持續看好醫藥生物行業中的生物疫苗、生物制藥及新冠藥概念細分領域的龍頭股。
袁華明認為,醫藥生物是長賽道機會,受疫情衝擊小,該行業的高景氣度有望延續。穩增長是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發展和政策發力主線,電力設備和電子行業相對更為受益,這些行業的上市企業有望延續高景氣表現,基本面確定性是這些行業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中受到關注的主要原因。
月內兩融規模增加近150億元 五大行業獲融資客重點加倉
5月份以來,A股市場持續穩定向好,融資客也加速進場。統計顯示,截至5月12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規模達15270.32億元,較4月末的15120.42億元增加149.9億元,增幅為0.99%。其中,有1130隻標的股5月份以來截至5月12日獲融資客青睞。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政策面的利好頻頻出現,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旨在穩定經濟增長基本盤,保民生、保就業,從而提振投資者信心。在向好趨勢下,市場已完成探底之後維持震蕩上行態勢,行情有望從左側轉向右側,市場信心也可能隨著情緒回暖而穩步回升。由此,近期融資客悄然進場佈局,加倉當下的熱點行業,對部分優質行業龍頭品種進行加倉。”
51隻標的
獲融資客凈買入超億元
從標的股來看,5月以來,上述獲融資客加倉的1130隻標的股中,有51隻標的股期間獲融資凈買入額均超1億元,合計融資凈買入額142.65億元。恒力石化期間獲融資凈買入額居首,為17.63億元,其次是貴州茅臺,為11.54億元。此外,海康威視、紫金礦業、比亞迪、招商銀行、北方稀土、牧原股份等6隻標的股期間獲融資凈買入額也均超4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5月份以來,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出現增加,A股市場交易活躍度的上升也為當前市場注入了信心,如貴州茅臺、紫金礦業、北方稀土、招商銀行等行業龍頭股獲大量的融資客追捧。一方面,隨著年報季報的出爐,部分行業的利潤可觀,上游資産收益率表現穩定;煤炭、有色金屬、石油石化行業凈資産收益率漲幅居前;這主要和當前能源價格屢創新高,需求端有基建發力的支撐,上游利潤端表現較好有關。另一方面,當前‘穩增長’政策發力,政策托底效應明顯,隨著政策對基建的大力支援,能源價格出臺相關政策,基建産業鏈的建材、鋼鐵機會也值得關注。”
進一步梳理髮現,上述月內融資凈買入額超1億元的51隻標的股主要呈現三大特徵:
首先,公司盈利能力較強。統計顯示,上述51隻標的股中,33隻標的股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佔比逾六成。其中,13隻標的股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翻番。
從近3年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長率來看,上述51隻標的股中,有37標的股近3年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長率均超20%,聞泰科技、雲天化、山煤國際、中芯國際、赤峰黃金、牧原股份、融捷股份、北方稀土等8隻標的股近3年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長率均在100%及以上,彰顯出企業具有較強的盈利水準。
其次,估值安全邊際較高。統計顯示,截至5月13日,A股整體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5.88倍,上述51隻個股中,有21隻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低於這一水準,佔比逾四成。
其三,股價走勢穩中向好。統計顯示,上述51隻標的股中,有35隻標的股月內股價表現跑贏上證指數(月內累計漲幅1.22%),佔比近七成。怡亞通月內累計漲幅居首,達到54.55%,招商南油、普洛藥業月內累計漲幅也分別達到43.16%、40.13%,表現強勢。
五行業
獲融資客重點加倉
從行業方面看,5月份以來截至5月12日,有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7個行業期間被融資客凈買入,其中,石油石化、有色金屬、銀行、汽車、食品飲料五行業凈買入額居前均超10億元,合計達67.95億元。
“經過前四個月的大幅調整之後,近期A股企穩反彈,這與政策暖風頻吹以及機構的拋盤逐漸減輕有關。在此背景下,兩融規模呈現回升的態勢,疊加A股整體估值已進入相對低位區間,所以我們看好市場逐漸回暖的態勢。目前,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品迎來一波利潤反轉會帶來的反彈行情,因為隨著疫情好轉之後,有助於上游的成本下降,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盈利水準。另外,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屬等行業正處於高景氣週期,但由於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屬屬於強週期板塊,因此需要警惕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和需求減弱帶來的波動風險。”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對記者表示。
持有相同觀點的安爵資産董事長劉岩告訴記者,“當前,地緣風險導致基礎資源供應短缺,從而引起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行,使得石油石化和有色金屬行業受到投資者追捧;銀行做為中國資本市場最低估的資産,市凈率、市盈率和股息率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汽車行業的細分領域新能源汽車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也是恢復我們消費市場的重中之重;隨著疫情的緩解,食品飲料行業有望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這些都是融資客認同的投資邏輯,部分優質公司股價經過前期深幅回調後凸顯配置價值,這樣也讓投資者有足夠安全墊來加大杠桿,從中長期來看這些行業都有機會走出較好的估值修復。”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