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北京、廣州等地相繼出臺房地産調控政策,均在交易環節加以限制,提高購房門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表示,要想抑制房價上漲,增加供給是最能立竿見影的策略。總體來看,今年 房地産 市場會在下半年出現轉折。平安證券首席策略 分析師魏偉表示,未來中國房地産市場總量庫存的解決還需要較長時間。
張明認為,在房地産嚴控、外匯管制收緊的情況下,存在 資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但很難重現過去十分“猛烈”的景象。當前各監管機構都在收緊監管政策,去杠桿和防風險仍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務,所以總量流動性並不寬鬆,僅靠存量流動性難以推動股市出現大行情。今年股市的重心受微弱流動性利好推動將微幅抬升,但箱體震蕩格局難改,可重點關注估值偏低的藍籌股、業績超過預期的成長性較強的股票。
下半年樓市或現轉折
張明表示,春節之後,北京二手房漲價主要存在三個原因:首先是由於北京此前有關購房的監管政策是一線城市中最寬鬆的,比如對二套房首付的認定;春節之後市場擔心北京監管政策或會向其他一線城市靠攏,“大家搶在監管政策收緊窗口之前,提前釋放了未來的換房預期。”
其次,北京市政府在春節後公佈了2017年新增供地計劃。據了解,今年北京市計劃新增土地供應總量比去年減少了200公頃,僅有3900公頃。張明表示,政策出臺後,很多人對北京房價向下調整的預期變成震蕩向上,因此很多人開始買房,房價很難下跌。
第三,北京此前嚴控新房開盤價,但對二手房卻沒有任何管制,所以北京有部分私募基金通過成棟買入新房再轉手賣出套利。
在他看來,要想壓低房價,還是需要增加供給。“僅僅壓縮需求是沒有用的,因為需求始終存在。如果供給始終偏低,一旦調控放鬆,房價就一定還會上漲。”張明表示。
而隨著一線城市以及熱點二線城市出臺嚴控政策,三四線城市受到投資客的青睞,房價迎來節節高。張明表示,三四線城市面臨的阻力依然是過多的庫存,仍然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最近三四線城市銷售火爆,有觀點説庫存有望得到顯著緩解,我覺得太樂觀了。”他説。
張明認為,房價上漲存在區域擴散效應,現在很多買在三四線城市的人,未必是本地居民,有可能是核心城市的人往外擴張投資的結果。一旦核心城市房價遇到調控之後,週邊城市的漣漪效應也會很快消失。所以他認為,三四線城市銷售火爆並不是中國房地産新的週期開始。“目前看到很多城市的調控政策相繼出來,但調控效果存在時間差,今年二季度很多指標或會有明顯的回落,下半年可能是一個比較痛苦的時期。”張明表示。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表示,未來中國房地産市場總量庫存的解決還需要較長時間。從2016年開始,我國總量庫存數據終於有所下降,去庫存漸顯成效。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539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314萬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40257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4991萬平方米。但魏偉表示,不同城市之間差異較明顯,有的城市庫存消耗迅速,有很多城市庫存量仍然很大。
市場箱體震蕩格局難改
張明表示,當前,在房地産嚴控、外匯管制收緊的情況下,存在 資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但很難重現過去十分“猛烈”的景象。當前各監管機構都在收緊監管政策,去杠桿和防風險仍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務,所以總量流動性並不寬鬆,僅靠存量流動性難以推動股市出現大行情。張明表示,今年股市的重心受微弱流動性利好推動將微幅抬升,但箱體震蕩格局難改。可能也有脫虛入實的趨勢,可重點關注估值偏低的藍籌股、業績超過預期的成長性較強的股票。
魏偉表示,在2016年年底對2017年A股的判斷是資産輪動之機,估值收縮之困。到現在為止,A股市場還未擺脫這個框架。在當前的存量資産中,權益類資産的配置價值上升,而且A股結構性調整在繼續。綜合多方因素來看,市場穩定性會變強。
(責任編輯: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