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3年05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易憲容:金融衍生工具或是引發股市下跌的禍首

  • 發佈時間:2015-08-20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易憲容  責任編輯:楊菲

  8月18日,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漲高開,一度站在4000點之上,但之後立即大跌,最後收市報3748點,下跌245點,跌幅達6.2%,為三個星期來最大單日跌幅。這表明投資者獲利回吐的傾向十分明顯。

  對於18日股市的大跌,有人認為是投資者對股市信心不足。有人認為是“國家隊”正在計劃退出市場,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從而讓一些短期獲利盤回吐。也有人認為是國企改革概念股利好兌現,因為相傳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會在這兩天出臺,利好消息兌現立即成為這些股票出貨的藉口,所以昨天國企改革概念股整體下挫了8%。

  但這些並不是股市的焦點所在,昨天股市大跌的焦點應該是在股市衍生市場上。

  因為本週五是股指期貨結算日,肯定會有股市淡倉者通過打壓股指期貨引導現貨下跌,即所謂的“結算日效應”。

  18日,三大股指期貨指數全線大跌。這只是A股市場,海外市場這種情況更明顯。在A股市場,滬深300股指期貨未平倉合約達4.64萬張,合約總值達522.7億元;海外市場,新加坡的新華富時指數lA50指數期貨未平倉合約51.8萬張,合約值為350.7億元人民幣;美國上市的德銀嘉寶滬深300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相關的期權,未平倉合約共68.8萬張,創1個月以來的高位,合約總值達179.5億元人民幣。

  而這些股指期貨合約做空佔很高的比例。因為,在A股市場沒有開放的情況下,海外投資者能夠對衝的地方有限,而海外市場往往就成了海外投資者管理下跌風險、對衝做空的主要工具。

  不過,這只是一般性的説法。這些操作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資者並非來對衝投資風險,更多的是在利用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小眾化而謀利。因為,不少金融衍生工具絕大多數投資者都無法參與。

  看上去這些股指期貨的交易量與股票現貨的交易量相比小之又小,但是股市的價格是由預期決定的,在投資者不看好A股市場的情況下,很小的股指期貨交易量就容易引導整個市場價格的變化,並造成整個股市的下跌。

  此外,這些股指期貨的交易並非是在一個市場進行的,投資者往往會利用現代網路及電腦技術,以及股票現貨市場的程式化交易,在股指期貨、現貨市場及貨幣市場同時下手,引導股市大跌。

  無論是股指期貨的交易還是現貨市場的程式化交易,都能夠利用電腦所設計的複雜模型來預期不同資産價格升跌、波動率走向、不同資産之間的相關性等。不同的交易策略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有不一樣的表現,而且能夠直接連線到交易所的對盤系統。其下單速度之快,一般股市散戶不可想像。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這些衍生工具來對幾個市場下手易如反掌。因此,就能夠用極小的交易量來操控市場的價格變化,讓少數投資者獲大利。

  由此看來,18日的股市大跌很可能與利用衍生工具交易有關。因此,監管部門若不出臺相關的監管辦法,將無法控制金融衍生工具操縱市場。(作者易憲容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