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數年後,中國消費行業正迎來一輪上市熱潮。
3月26日,霸王茶姬披露美股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在此之前的3月20日,宏信超市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有望成為繼布魯可、古茗、蜜雪冰城之後,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內地消費類企業。而在宏信超市身後,還有老鄉雞、八馬茶葉、滬上阿姨、週六福等一眾排隊者。
從上市目的地來看,大部分消費類企業選擇港股,部分選擇美股或北交所。港股市場對消費類企業給予積極認可。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本輪消費類企業上市潮是政策紅利與産業變革共振的結果。
潮涌:消費類企業密集叩響資本市場大門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自2024年以來,已有10家內地的消費類企業在港股上市,一掃之前的冷清局面。特別是2024年下半年以來,一批重量級消費類企業赴港上市,極大地點燃了市場熱情。
本輪消費類企業上市潮中,蜜雪冰城、老鋪黃金、毛戈平三家企業表現尤為亮眼。
3月3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大漲43.21%,一舉打破新茶飲企業上市破發的“魔咒”。
而在2024年6月上市的老鋪黃金,在短短不到9個月的時間裏,業績與股價齊飛,打開了人們對黃金飾品認知的新空間。記者了解到,多家珠寶企業正“模倣”老鋪黃金,計劃在2025年推出古法黃金飾品。
2024年12月10日,美粧企業毛戈平登陸港交所,摘下“港股國貨彩粧第一股”。上市當天,公司股價漲近80%,最新總市值超過500億港元。2021年至2023年,毛戈平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35.3%,遠超行業平均增速。
梳理上市進程可發現,蜜雪冰城、老鋪黃金、毛戈平三家企業有兩大顯著共同點:一是皆從A股轉向港股。以蜜雪冰城為例,其早在2022年9月就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受IPO收緊等因素影響,公司上市折戟,于2024年初轉投港股;二是在港股上市週期短。以毛戈平為例,從申請上市到成功掛牌,歷時約8個月。
消費類企業集中上市的背後,是消費行業獲政策持續大力支援。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政府工作任務首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此外,疊加消費稅改革、城鎮化深化等長期利好,為消費類企業注入信心。
動因:産業升級與資本退出需求疊加
消費類企業集中上市的浪潮,既是産業週期演進的必然,也是資本退出的迫切需求。
2025年被視為中國消費市場的轉折年。以舊換新、消費券發放等促進措施與戶籍制度改革、財富效應復蘇等利好因素共同作用,推動消費需求從量向質升級。
在食品領域,消費者對産品的訴求已從過去的“量大管飽”轉向自然、健康、品質、綠色。以奶茶為例,過去以“植脂末+芋圓球”為産品特色的臺式奶茶風靡大街小巷,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崛起,以鮮奶、鮮果、真茶為産品特色,以健康化為賣點的現制茶飲走上舞臺擔當主角,並開始反向影響全球。
在家電領域,乘著“以舊換新”的政策東風,家電行業在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的創新道路上步履不停。這些創新産品不僅在國內滲透率逐漸走高,還熱銷海外,成為中國智造的新名片。
多位受訪者認為,過去,中國的消費類企業以模倣、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為潮流,産品同質化嚴重,品牌缺乏“文化靈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以及文化自信的覺醒,一批新消費類企業憑藉更加新穎的設計、更優的品質以及更具共鳴的情感表達,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並不斷對原有的消費産業進行創新、升級。
與此同時,消費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催生新賽道。
年輕群體引領的“情緒消費”(如潮玩、IP衍生品)與老齡化驅動的健康服務需求形成雙輪驅動;國貨品牌在美粧、家電等領域逆勢崛起,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市場需求與政策支援雙管齊下,新消費類企業亟需通過上市融資,加速産品研發、渠道擴張與品牌全球化,以應對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
一級市場投資人的退出壓力是推動企業上市的另一關鍵因素。
2023年以來,A股IPO審核趨嚴,且對行業屬性(如傳統消費、連鎖餐飲)設限,大量消費類企業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港股因上市週期短、標準相對寬鬆,成為資本退出渠道。部分企業在A股上市遇阻後,迅速轉戰港股,雖面臨流動性不足與估值折價,卻能通過上市解除對賭協議中的回購義務,緩解資本退出壓力。
“今年港股IPO行情很好。”一位從事港股IPO業務的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IPO公司所處行業來看,涵蓋大眾衣食住行的消費類企業扎堆選擇港股上市是一大特點。該律師分析稱,在港股上市,對有志於進行全球化佈局的企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機遇:政策、技術與資本的共振
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普遍認為,2025年中國消費行業迎來三大機遇,重塑市場格局。一是消費扶持政策從短期提振轉向長效機制;二是AI技術與數字化供應鏈的普及,推動消費行業效率革命;三是老齡化與年輕化並行的消費群體,催生多元化需求。
更重要的是,消費行業的高現金流特性與抗週期屬性,使其在宏觀經濟波動中更具防禦性;其中優秀的消費創業者具備深刻洞察力,使其能穿越週期,獲得資本青睞。
紅杉中國合夥人胡若笛在談及投資古茗時表示,“我們和古茗創始人王雲安第一次見面聊了4個多小時,他對茶飲供應鏈的深度、加盟管理的核心、産業終局的決勝點,有非常清晰且超前的認知,很多地方和我們對市場的判斷不謀而合。我們當即判斷古茗是一個必須投資的對象。從2019年投資開始,我們在5年裏見證和陪伴古茗不斷穿越週期和超越自我,在供應鏈、數字化等‘看不見’的地方堅定投入、堅持長期主義。”
在新茶飲領域,除古茗外,紅杉中國也在蜜雪冰城IPO階段認購6000萬美元,表達對中國消費行業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和長期信心。
前述律師也對記者表示,去年全年港股共有70余家公司IPO。目前,在港股遞表排隊的企業數量已是去年全年IPO數量的近兩倍,未來恐怕會更多。目前處於排隊遞表狀態的企業中,不乏八馬茶業等消費類企業,資本市場或迎來更多消費行業翹楚。
消費龍頭企業的穩定盈利能力與高分紅比例,正吸引更多長期資金配置,形成“資本涌入—企業擴張—業績提升”的正向迴圈。
“品牌有興替,而消費永不眠。”啟承資本創始合夥人常斌認為,今天,中國消費的核心敘事仍然是新需求的爆發。新品牌和新産品正在源源不斷地製造新需求。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個生活越來越好的未來,小到垃圾袋、抽紙的新設計,大到新能源車和家務機器人,消費創新生生不息。一些真正做出了革新的品牌正在書寫新的歷史。
2025年的消費行業,既是資本競逐的戰場,也是産業變革的試驗場。
在政策、技術與資本紅利的共振下,唯有那些兼具創新力、抗風險能力與社會價值的企業,方能在這場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消費板塊的長期配置價值,正隨著內需市場的深度激活而愈發凸顯。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