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當事人張明芳簡介

  資料顯示,張明芳擁有醫藥專業背景和多年賣方研究經歷,是2013年“新財富”醫藥生物行業最佳分析師第一名。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碩士,曾先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直屬的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NICPBP)從事藥品註冊監管工作6年、招商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6年、長盛基金首席研究員3年、2013年任中信建投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

導語

  因微信提前洩露麗珠集團股權激勵方案,中信證券“醫藥一姐”張明芳遭停職調查,事件背後也折射出賣方服務的灰色地帶。

證監會通報中信證券泄密事件 對張明芳立案調查

  20日下午,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將對中信證券分析員張明芳進行立案調查。此前,中信證券首席醫藥行業分析師張明芳在微信中泄密麗珠集團股權激勵計劃。 [詳細]

麗珠集團股權激勵方案走光

【股權激勵方案細節洩露】
6月6日,兩張微信截圖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中信證券首席醫藥行業分析師張明芳在微信裏發佈了麗珠集團的一則消息,公司將於下週二公佈管理層限制性股票+期權方案,以2013年扣非凈利潤為基數,2014年-2016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不低於15%、20%、30%。“我們看好公司研發、銷售能力及産品線,隨著公司激勵機制的完善,未來三年業績增速逐年加快,維持增持評級。”[詳細]

【曾密集接受調研】
業內人士表示,在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向機構投資者提供“私人訂制”的資訊已經不是新鮮事。機構投資者借“實地調研”或其他途徑獲得一些個人投資者難以獲得的資訊也不是難事。[詳細]

中信研究員微信群泄密:曾被稱“醫藥一姐”

·中信“醫藥一姐”泄密

  6月6日,一則“麗珠集團將於下週二公佈管理層限制性股票+期權方案”的消息不脛而走,這則資訊發佈時間為當日上午,麗珠集團還未對外公告這一資訊,公司股票仍處於交易階段。爆料者稱,這則資訊來源於中信證券首席醫藥行業分析師張明芳。

  此消息一經發佈,即刻引發同行一片譁然。證監會稽查老鼠倉已經引發券商、保險、基金等整個行業風聲鶴唳,在此關鍵時期,竟然有人敢利用新媒體提前洩露如此重大的資訊。[詳細]

·微信群成員紛紛退群

  由於該微信內容已經嚴重涉及到內幕資訊泄密,證監會嚴打老鼠倉、內幕交易之風正處高溫態勢,多數人唯恐避之不及。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明芳發出泄密資訊不久,其所在的微信群成員紛紛選擇退群。

  張明芳也終於意識到失誤,隨後,張明芳又于當天下午的17點12分在微信群、朋友圈喊話:“各位領導和朋友,今天發佈麗珠微信確實失誤,給您造成困擾,確實抱歉,今年我們沒有對麗珠發郵件、短信和報告這樣正式的資訊,今後我們會注意慎用微信這樣的非正式交流工具,拜託各位諒解,不要放大和發揮!” [詳細]

·律師:涉嫌內幕交易

  對於張明芳泄密麗珠集團股權激勵事件,多位律師均表明有內幕交易的嫌疑。河北功成律師事務所薛洪增律師表示,“首先,券商研究員泄密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公佈的平臺是非公開的,是不對稱的,那麼,通過這個非公開的平臺獲取資訊的人參與的股票買賣,就將構成內幕交易。”[詳細]

泄密事件持續發酵 多家公募明星基金捲入

  根據網上流傳的退群截圖資訊顯示,退出群聊的包括:王克玉、黃建平、吳國情、張一甫、劉宇恒、芮偉、周睿、李子波等。而這些微信群成員不是公募基金的大佬,就是券商資管的頭牌。

  具體來看,捲入的公募基金包括長盛基金經理王克玉、匯添富基金經理周睿等;捲入的券商資管包括廣發證券醫藥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宇恒,國泰君安李子波、張一甫等。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被捲入的公募基金均為明星級別的基金。其中,匯添富醫藥保健基金經理周睿管理的匯添富醫藥保健股票基金位列326隻股票型可比基金第16名;而長盛基金王克玉管理的長盛電子資訊股票基金更是在去年一戰成名,2013年全年收益達74.26%,在336隻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位。 [詳細]

中信回應稱正在調查 張明芳已被停職

  對於此次“泄密門”事件,中信證券董秘辦相關人士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已關注相關事件,目前張明芳已停職並配合有關調查。”據悉,此事發生後中信證券發出通知,擬對部門員工的微信賬號及微信發佈規範進行梳理。除由研究部運營組維護的部門官方微信號以外,所有由分析師個人註冊並維護的、使用公司名義的微信號停止更新。

  證監會深圳監管專員辦事處顧問宋清輝表示,“從麗珠集團公告停牌籌劃股權激勵事項來看,與該研究員提前洩露的消息基本相同,涉及內幕資訊洩露已基本成定局。實施內幕交易行為的人可分為三類:一是法定內幕人員,二是利用職務之便竊取內幕資訊的非內幕人員,三是通過便利條件獲取內幕資訊的非內幕人員。內幕人是指內幕資訊公開前直接或者間接獲取內幕資訊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因此,中信證券張明芳通過微信平臺泄密的重大未經披露資訊,張明芳及其微信圈內的相關人員都屬於股權激勵這一內幕資訊的內幕人。” [詳細]

麗珠集團意外躺槍 公司稱張明芳並未到訪

  在張明芳發佈消息時,正值麗珠集團股價處於當天最高點。但由於該消息的發佈有內幕交易嫌疑,因此,諸基金經理也沒敢輕易下單,導致股價反而一路下行。

  麗珠集團某高管曾表示,對於股權激勵方案,公司和仲介機構最近兩個月召開了多次會議,知情人並不少,雖然公司已嚴格按要求與相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但很難保證資訊不會被洩露。他還表示,最近幾個月,張明芳並未到訪麗珠集團,目前公司也不知曉張明芳是從何渠道獲取了公司股權激勵方案資訊。[詳細]

深圳證監局對中信證券啟動核查程式

  據接近核查程式人士稱,核查內容主要包括張明芳提前獲知麗珠集團尚未公佈的股權激勵方案的資訊源、中信證券研究所研報發佈流程是否規範完整、張明芳發佈研報觀點是否履行了研究所發佈程式。多家券商研究所負責每人平均認為,作為新財富行業排名第一的金牌分析師,又背靠中信證券研究所這棵大樹,張明芳通過仲介機構獲知內幕消息的可能性不大,從麗珠集團高管處獲得一手資訊的可能性更大。 [詳細]

中信證券“泄密門”背後:追問灰色的賣方服務模式

·手機等留痕工具漸被棄 新利益鏈條隱現

  據了解,行業曾經的慣用做法是,研究員往往剛一邁出上市公司大門,甚至就在調研上市公司現場,就會將調研來的資訊發佈給機構,一般會直接打電話給機構,對於特別重大的資訊,則要與機構面談。

  在監管層高壓打擊內幕交易的當下,手機發短信這類留痕工具早被棄之不用,但打電話或者見面溝通仍然普遍存在。[詳細]

 

·賣方“內幕資訊”服務方式擾亂市場

    多位買方研究人士表示痛恨這種兜售"內幕資訊"的賣方服務模式,打亂了基金行業正常的研究工作,但是心裏又非常矛盾,畢竟基金經理每天都要面臨沉重的排名壓力,業績考核也趨於短期化,因此在資訊即價值的金融市場中,又不得不去關注這些內幕資訊。 [詳細]

 

·證券業內微信傳播方式何去何從

    微信是新媒體時代資訊傳播工具,不太可能因為此事封殺分析師使用微信發佈研報觀點,何況微信等通訊工具早已在監控之中。但此事發生之後,分析師的自律性肯定會更強,類似事件將發生的更少。對基金經理而言,可能也會審慎地退出一些微信群。 [詳細]

【現象】非公開的賣方服務模式遊走在“踩紅線”邊緣 微信只是冰山一角

  非公開的賣方服務模式長期以來遊走在"踩紅線"邊緣,這次只是不小心通過微信暴露出來。下一步監管層將加大對上市公司和分析師之間利益鏈的監管,同時加大對券商賣方服務模式的整頓。

  以微信這種傳播方式為例,類似的微信群一般都是由券商分析師建立,將基金經理和對口的買方研究員拉入群內。通常群裏會提供調研資訊和研報觀點的簡版,而基金經理有時在群裏向分析師提問,但基金經理之間在上面交流的情況較少。用微信提前發佈一些"踩紅線"的觀點,在類似群裏,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是分析師為了獲得客戶認可的競爭手段。[詳細]

【原因】研報産能過剩競爭愈發激烈 導致部分研究員“劍走偏鋒”大打擦邊球

  並不是以後"慎用微信這樣的非正式交流工具"就能萬事大吉,並不是因為微信這種非官方溝通方式的存在,導致了此次中信證券內幕交易的泄密門,根本原因在於這種賣方服務模式長期以來遊走在灰色邊緣,這次只是不小心通過微信朋友圈被暴露出來。

  從整個券商研究行業的層面來看,也存在研究員産能過剩的現狀,每天的研究報告多如牛毛,券商之間的佣金爭奪也日趨激烈,種種因素導致一些研究員劍走偏鋒。此次微信泄密事件,也難免會給去年市場佣金第一的中信證券蒙上陰影。[詳細]

【追問】此次泄密門中還需追究認定哪些責任主體和行為?

    此次微信泄密事件中,不免要追問的是,這一涉及上市公司麗珠集團的資訊是否真實?是否能被認定為上市公司尚未公開的內幕資訊?在此次中信微信泄密事件中,還需要追究責任主體和行為認定的有三類。

    1、在賣方研究機構中,關於麗珠集團的未公開資訊的獲取和發佈,涉及人員有哪些?是個人行為還是公司行為?是否可以認定所涉及行為人建議他人利用該內幕資訊買賣證券?

    2、在買方基金公司中,知曉此內幕消息,並通過此消息為依據買入麗珠集團的人員涉及哪些?所涉及金額有多少?

    3、在上市公司中,透露此內幕資訊的相關人員是誰?所透露的人員涉及哪些範圍?相關行為人是否有提前買入麗珠集團的行為?[詳細]

證監會重拳出擊 監管層對內幕交易打擊力度不斷加大

·張明芳內幕交易行為待監管部門查實

  根據《證券分析師執業行為準則》第十二條規定,"證券分析師……不得通過論壇、部落格、微網志等網際網路平臺對外提供或洩露尚未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內容和觀點。"而張明芳所公佈的麗珠集團股權激勵方案,此前不僅沒有在研報裏公佈過,麗珠集團的公告也沒有披露過。[詳細]

·372位群成員受連累"自身難保"

    從張明芳的泄密渠道微信來看,其中信醫藥群裏面有多達372位成員。因此,在未來監管層調查中,一旦近兩個交易日的交易名單出現了372位成員中的任何一位,那麼都將具有內幕交易嫌疑。 [詳細]

監管層大數據嚴打內幕交易 多起並購重組案暫停

  近期種種跡象顯示,監管層對於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在加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關聯方被稽查立案。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援下,監管層對內幕交易的核查更嚴格。在監管層支援並購重組活動的同時,因涉嫌內幕交易等違規行為而暫停並購重組的案例也有所增多,博重組的資金炒作風險將大大增加。[詳細]

 

投資者維權新模式:未來可獲得先行、強制賠償

  "事實上,在美國等成熟的海外市場,動輒由投資者發起的鉅額賠償訴求便是遏制機構公司違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果毋庸置疑。"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謝奕思律師表示,長期以來,證券民事賠償訴訟取證艱難、程式繁瑣以及成本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投資者維權的積極性,目前從監管層的表述來看,在這方面已經開始有相應的規劃,未來投資者維權會得到更多的支援。 [詳細]

出品:中國網證券頻道 出品時間:2014年6月9日 策劃製作:陳娟娟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