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券商調研活動持續升溫,展現出其對資本市場的深入洞察與前瞻佈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年內券商已對超過61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累計調研接近4000次。綜合來看,券商對工業機械、電子元件等行業(Wind行業,下同)的調研較為密集,調研內容重點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業務前景及戰略規劃等。
同時,上市券商2024年業績輪廓逐漸清晰,券商業務的最新戰略規劃備受市場關注。在接受外界調研過程中,券商對自營業務“打法”、AI大模型賦能等投資者關切作出回應。
頭部券商調研活躍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14日,下同),券商已經對613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合計調研次數達3939次。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接受券商調研次數最多的上市公司是水晶光電,累計接受68家券商的調研;其次是瀾起科技,累計接受57家券商的調研;穩健醫療、華勤技術分別接受56家、52家券商的調研;新宙邦、百亞股份、興森科技接受券商調研的次數也均在40次以上。
從券商調研聚焦的重點行業來看,工業機械、電子等領域的上市公司被調研較多,上述613家上市公司中,有50家上市公司屬於工業機械行業,有38家上市公司屬於電子元件行業,有31家上市公司屬於汽車零配件與設備行業,有25家上市公司屬於積體電路行業,有23家上市公司屬於應用軟體行業,22家上市公司屬於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21家上市公司屬於電子設備和儀器行業。
在調研活躍度方面,頭部券商展現出了顯著的引領作用。今年以來,已進行調研次數最多的券商為行業龍頭中信證券,已進行調研153次;其次是中金公司,已進行調研132次;長江證券、國泰君安分別進行調研129次、121次;此外,華泰證券、浙商證券、天風證券、興業證券的調研次數也均超100次。
在調研過程中,券商深入探討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競爭優勢及未來發展規劃等核心議題。例如,水晶光電被問及光學元器件業務未來的産能擴張計劃、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有哪些佈局和合作進展;瀾起科技被問及晶片業務未來增長的驅動因素有哪些、2024年公司晶片的銷售情況和毛利率水準如何;穩健醫療被問及2025年有何整體規劃、未來如何保持業績增長及市佔率的提升等。
自營業務“打法”引關注
券商在積極對其他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的同時,也持續接受來自外界機構的調研。據記者梳理,截至2月14日,今年以來,已有5家券商合計接受了19家外界機構的調研;同時,券商也高度重視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年內,券商已在公開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超160條。
截至2月14日,已有18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4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上市券商2024年業績輪廓逐步顯現。整體來看,上市券商2024年業績向好,多家公司提到,公司自營投資、財富管理等主營業務發展良好,有力帶動業績改善。
對於整體業績的重要支撐——自營業務,各大券商均有著獨到的發展戰略。例如,招商證券貫徹“大而穩”的大類資産配置戰略,固收投資業務加強對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的研究分析,穩步提升中性策略的投資規模及收入佔比,保持較高的組合流動性。第一創業權益投資業務聚焦絕對收益策略,力求獲取低波動下的穩健收益,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權益投資倉位。
經紀業務則是券商業績的“基本盤”,在此方面,西南證券積極搶抓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行情向好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做大客戶規模為抓手,以數字化轉型改革為驅動,不斷強化線上渠道的服務品質,並推進財富管理等業務提質增效,提升客戶服務品質,探索特色化、個性化發展之路。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的天職。在投行業務方面,申萬宏源以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為導向,重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工作,更好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持續夯實定價、銷售、協同、風控等綜合能力,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金融服務全産業鏈和“研究+投資+投行”業務模式,從源頭助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
此外,隨著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券商在金融科技賦能方面的計劃和進展也備受矚目,相關問題多次被投資者問及。在此方面,國金證券的技術佈局將圍繞人工智慧、大模型優化、智慧化業務平臺和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這幾個核心領域展開,目標是推動AI在證券行業的深度應用,助力數字化轉型和市場競爭力提升。財通證券積極推進大模型的運用,致力於在客戶服務等多個領域開拓更豐富的AI應用場景,依託大模型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體系改革進一步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