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1月3日從北京證券交易所獲悉,截至2022年12月27日,北交所共受理72家券商融資融券(以下簡稱“兩融”)業務許可權開通申請,審核通過64家,開通兩融交易單元24家;中國結算共受理73家券商結算路徑和兩融專戶開通申請,業務辦理推進正常。
多家券商表示,會持續通過分支機構動員、加大投教力度等方式進一步做好北交所兩融業務適當性管理、推進業務普及和推廣。同時,根據北交所最新安排和要求,做好兩融業務正式上線的各項準備工作。
看好市場機遇
“北交所發佈兩融業務規則以來,公司領導親自指揮、統籌公司各項資源,全力以赴做好業務準備和市場動員工作。”中信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中信證券有序完成技術、業務等各方面準備,業務許可權和交易單元申請均獲通過,已做好開展業務的全部準備。
2022年11月21日起,中信證券便向客戶提供預約開通北交所兩融許可權功能,並通過各種渠道,全面開展市場動員和客戶宣傳、引導工作。截至目前,公司通過主動發送短信、客戶經理動員等方式,合計覆蓋客戶71674名。其中,已預約開通許可權的客戶合計404名。
銀河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等券商也在積極行動。“公司已制定《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實施方案》,完成10余項兩融相關制度及合同的修訂工作,通過北交所繫統通關測試,完成交易單元開通工作,順利獲得北交所兩融業務首批券商資格。”銀河證券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2年12月29日,累計觸達客戶35萬戶,進行意向登記兩融客戶1.4萬戶。
華泰證券完成開展兩融業務有關的制度修訂、合同修訂及公示、風險揭示書修訂,折算率、維持擔保比例、保證金比例和持倉集中度、息費標準等核心指標已準備就緒,並完成擔保標的選擇標準及名單確認。此外,華泰證券總部篩選符合北交所適當性要求的目標客戶,分批次推送給一線服務經理,由服務經理進行逐一覆蓋動員收集意向。
券商看好北交所兩融業務的市場機遇。已獲北交所兩融業務資格的華西證券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兩融業務的推出為證券公司提供了另一條觸達中小企業、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的重要渠道,也為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技術系統準備就緒
事實上,北交所已于近期組織市場參與各方開展技術系統通關測試,83家券商參與,其中81家測試通過;北交所、中國結算、券商的交易、行情、櫃檯、官網、賬戶、清算等各項技術系統準備就緒。
北交所兩融制度已經齊備。2022年11月11日,北交所發佈實施《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業務指南》。彼時,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北交所兩融業務有望在2023年初正式上線。
兩融制度是北交所持續推進市場制度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兩融政策的出臺,是一家證券交易所進入常規化運作的重要標誌。從業務本身看,兩融業務的開展,肯定會帶來增量資金。另外,目前滬深市場的兩融業務主要以融資為主(佔比超過九成),通過觀察融資餘額變化,可以反映市場心態。”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
中銀證券研報分析,北交所開市以來,股票數量得到穩定擴充,但整體市值和成交隨著市場的變化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隨著兩融交易的開展,北交所股票的流動性或將得到一定提升。
圍繞兩融業務,考慮到現階段北交所的結構性特點和流動性水準,北交所將採取多項風險控制舉措。具體包括:執行“兩步走”策略,初期僅推出兩融基礎業務,運作平穩後再推出轉融通,確保兩融業務落地後初期將以融資業務為主,市場上的融券券源有限,整體杠桿水準較低,降低市場整體波動風險;審慎篩選兩融標的,把好標的股票準入關等。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