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藝融)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苑多然于6月14日在2025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大會上表示,面向未來,資本市場仍需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與新質生産力發展相適配的制度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上交所股票市場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提供了強大資本支援。苑多然介紹,科創板和註冊制的效應不斷放大,在服務“硬科技”企業、支援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作用日益凸顯。與此同時,上交所主機板積極發揮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主陣地作用,2024年,滬市主機板公司研發投入規模超9000億元,佔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的近四成。
苑多然介紹,“科創板八條”發佈以來,科創板在IPO方面,新增受理9家,上市委審議通過6家,報會註冊5家,註冊生效11家;並購重組方面,新披露並購交易106單,交易金額累計突破1400億元。再融資方面,新增受理19家,上市委審議通過7家,報會註冊20家,註冊生效21家,並積極推動“輕資産、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落地實施,已有9單適用案例,包括2單已獲註冊批復。
苑多然進一步表示,科技創新從不是單一主體的“獨角戲”,而是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多方協同的“交響樂”,各創新要素同頻共振,方能奏響從技術突破到産業落地的完整樂章。
具體來看,首先,進一步充分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功能。強化板塊“硬科技”定位,紮實推進“科創板八條”落地落實落細,一體推進發行承銷、股債融資、並購重組、交易機制等各項制度深化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系統性提升服務科技創新及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質效。
其次,深化科創債産品和機制創新,進一步大力支援相關市場主體用好科創債,全面做好市場服務、融資審核、投融對接、輿論宣傳等各方面保障工作,提升服務效能,引導社會資金服務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再次,加大基金市場中低波動型産品創新力度,持續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體系和産品,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資産配置工具,積極引導創新資本向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領域高效集聚。
最後,強化對新興産業、未來産業重點領域的研究服務和企業挖掘,協同、引導各方服務早、服務小、服務硬科技,推動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及産業化,發揮産業集聚優勢大力開展新質生産力沙龍,搭建産業交流平臺,促進形成全産品支撐、全鏈條融合、全週期服務的資本市場培育新生態。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