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理財課”亂象
“一元理財課,投資小白也能學”“只要九塊九,投資大V帶你飛”……打開社交軟體和短視頻平臺,以“理財課”為名、行詐騙之實的“理財課”廣告鋪天蓋地,以致有人不斷上當。
堅決凈化網路
各種改頭換面的坑人“理財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對此,網路平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建議從源頭抓起,全面加強對所發佈內容的審核,嚴格審查發佈者的資質,發現以“理財課”為名、行“詐騙之實”者,要堅決關停,並向社會澄清,以防百姓上當受騙。
河北省滄州市新華區檢察院 馮毅
嚴格規制廣告
廣告法明確規定: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服務廣告,應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責任承擔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並不得利用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作推薦、證明。有關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對理財課廣告進行規制,還市場一片清凈的藍天。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楊青燁
謹慎投資理財
筆者認為,市民一方面要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對於此類廣告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貪小便宜,提高防騙、識騙能力;另一方面,不要總想著一夜暴富,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即使要學習投資理財,也要選擇正規的培訓學校或平臺。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大打擊和處罰力度,以防更多人因為“理財課”而上當被騙。
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 何文斌
增強防範意識
遏制行騙“理財課”,除加強各類網上理財産品資格審查和依法打擊外,還需投資個體增強防範意識,牢記“三假”定律,即非正規理財平臺一定假,聲稱包賺不賠一定假,蠱惑車輪投資一定假。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 朱宗保
開發優質課程
“理財課”亂象頻出,折射出當今社會公眾日益高漲的理財需求與理財知識教育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因此,遏制此類亂象,需要從“供給側”出發,政府牽頭、多方聯合,開發更多面向公眾、質優價廉、通俗易懂的理財知識課程,從而從根本上消除詐騙“理財課”的生存空間。
河北省涉縣檢察院 江輝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