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16日訊 新時代,伴隨著國內國際宏觀環境的變化與經濟改革的持續推進,家族企業投資與家庭資産配置的專業性、複雜性不斷提升。隨著歲月的更疊,第一代創業者陸續進入財富和事業傳承的窗口期。如何在傳承中與時俱進,成為企業家們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1月13日,由高晟財富集團旗下新型高端智庫平臺晟和研究院主辦的“聚焦時代變革 共謀基業長青”——《家業長青——大變局時代的企業與家庭發展之道》(簡稱《家業長青》)新書發佈會暨家族傳承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及專業人士就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展望,揭示家業長青的深層邏輯,助力高凈值人士家族基業綿延長久。

《家業長青》新書發佈儀式
高晟財富集團董事長田唯代表主辦方致辭表示,綿延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底蘊,讓我們感受到傳承的力量。自古以來,如何實現家業長青就是中國人永恒的思考和不懈的追求。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既給家業傳承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同時也蘊含著新的機遇。
作為《家業長青》的出版方,中國經濟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長崔姜薇在致辭中表示,《家業長青》一書完整地呈現了晟和研究院基於對宏觀形勢、熱點政策、優勢産業、經營管理、資産配置、家族傳承等領域的洞見,系統梳理和分析變局時代企業經營與家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為中國的企業家和高凈值人士提供了有關企業與家庭發展的全面、具體的思路和方向。
主旨演講環節,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海洋帶來2023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展望與經濟政策解讀,梳理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脈絡。楊海洋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

西南財經大學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 楊海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3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調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具體發力方向包括擴內需、穩地産、促産業,政策重心加速從疫情防控向經濟發展轉移,經濟企穩恢復尤其是消費企穩的預期漸強。
楊海洋表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等是2023年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面對數字經濟、新基建、大健康産業等“風口”,企業家要把握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作為《家業長青》的執行主編,晟和研究院執行院長湯林弟介紹了該書的創作背景、主要內容以及晟和研究院如何通過專業研究與豐富成果賦能家企可持續發展。他表示,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投資環境呈現高風險、低收益的特徵,既有的發展邏輯與投資邏輯失去效力,需要借助更加專業的研判與建議。

晟和研究院執行院長 湯林弟
湯林弟介紹,《家業長青》基於高晟財富十二年專業服務的系統性思考與總結,以多元視角論述大變局時代家業長青的影響因素與解決路徑,集政策解讀、産業發展、資産配置、風險管理、子女教育、財富傳承等於一體,希望能夠成為企業家、高凈值人士財富管理與傳承的百科全書。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