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通過這幅四格漫畫,想像後續的情節發展。”年輕的聲音,從階梯教室傳出……
8月盛夏,位於紅色故土江西贛州的尋烏縣澄江中心小學(後文簡稱:澄小)里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創作分享會。
由深圳市小贏公益基金會主辦,經過選拔後,邀請深圳百仕達小學優秀畢業生,作文多次獲獎,剛參加完中考的吉可語,以“深圳學姐”的身份走進澄小,和在澄小就讀的小學生們在夏令營裏進行一場“夏日創作分享會”。

夏令營打破拘謹和嚴肅 暑期讓閱讀與寫作更親近
這場夏日創作分享會,是小贏公益和吉可語同學的共同策劃。
圍繞“觀察、發現、創作、表達”四個關鍵點,徐徐展開。同是青少年的他們,雖然生活在不同城市,但年齡上更加相近,也讓經驗分享和彼此交流變得更加輕鬆。
分享會開始後,吉同學首先與澄江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共讀了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和《明鑼移山》。在閱讀過程中,穿插著預埋的開放式提問與思考,由於環節上設計得很放鬆,同學們毫無壓力,踴躍舉手,爭相發言。
而後,吉同學便分享了她關於閱讀與寫作的獨到心得,並鼓勵澄小同學們要從生活和書本中汲取素材,拓寬眼界。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時保持對作文寫作的“親近感”。
分享的最後,通過一幅四格漫畫的拓寫訓練,讓每一位澄小同學都投身到這次的夏日創作中。從閱讀構思,到自信下筆成文,同學們普遍都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鐘。他們拿著自己創作的內容,逐一站到講臺上朗讀,感受天馬行空的創意被欣賞,被看見的時刻。通過簡單四格漫畫的拓寫訓練,體驗到了挖掘無限想像力、敢於表達所帶來的“成就感”。
分享過程裏,現場的所有人都能看到澄小孩子們在闡述創意時閃閃發光的眼睛,因為觀察、發現、創作、表達本就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信與快樂。而這份自信,無疑來源於平時閱讀所産生的積累。
由點成線 持續將閱讀推廣複製到更多鄉村校園
澄小是小贏公益自2018年起便持續投入的校園項目,旨在讓鄉村寄宿制學校兒童健康生活,快樂成長。到今年已經持續了四年多,閱讀推廣一直是小贏公益最為看重的方面。小贏公益認為:閱讀不單是寫作的基礎,更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是基礎教育的靈魂,閱讀是校園的底色。
正是對閱讀推廣的堅定,小贏公益在澄小項目的實踐裏,多次豐富童書配置,籌劃了多次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些全方位地努力,幫助澄小逐漸營造起“書香校園”的氛圍。
據悉,小贏公益在本次夏令營分享會後,還同步考察了即將加入公益項目的羅珊中心小學。聽取了教職員工關於學校閱讀與課外活動的專項彙報,並對規劃的新閱覽空間選址進行了實地調研。
未來三年時間,小贏公益將投入計劃和資金,幫助含羅珊中心小學和澄江中心小學在內,共計四所鄉村寄宿制學校,設計打造宜人的校園閱讀環境、閱讀活動和閱覽空間,引入優質師資培訓資源,積極組織深贛兩地教師互訪。讓閱讀成為每一所幫扶鄉村校園底色,讓每一位愛上閱讀的孩子都能腹有詩書氣自華。
圖為小贏公益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