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走向繁榮,不僅為數字經濟發展提速,也催生了多種新型犯罪方式。數字金融詐騙正在全球範圍內變得愈加常見。
眉山詐騙案背後 數字金融詐騙為主
12 月 26 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四川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區分局破獲一起投資理財詐騙案件,涉及金額 1700 余萬元,抓獲犯罪嫌疑人 24 人,依法扣押作案電腦、手機 10 余部,受害群眾廣布多個省份。
該案以投資理財為噱頭,將群眾投資錢財轉換為虛擬幣,然後在該團夥製作的平臺上將虛擬幣以比例 1:1 兌換成“PTC 虛擬幣”,並安排專人負責平臺後臺操作,操控虛擬貨幣價格漲跌及 K 線走勢。

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大規模的金融詐騙案背後的主謀,竟然是一對90後情侶。
1991年出生的胡某和其1999年出生的女友楊某,此前曾在網上投資“BTCC虛擬幣”。在被騙幾十萬後,反而從中看到“商機”,衍生出了用類似手段詐騙別人謀取錢財的想法。
兩人一拍即合,並很快開始組建團隊。短時間內,最初的2人團隊就拓展到了二十余人的團夥,並且每個人分工明確,互不干擾,只負責其中一環工作。至此,2位曾經的受害者正式變成了數字金融詐騙的實施者。
該團夥先是成立了“成都嘉榮騰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然後找到“瀋陽創勝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製作了一款以自動投資交易和手動投資交易為操作模式的“盛大合約”App。和正規理財投資模式不同的是,“盛大合約”App的跌漲起伏均有操盤手。
被騙人在平臺註冊後,既有自己申請的賬號,又有自己才知道的密碼,看似一切都很正常,但其錢財究竟是什麼時候被神不知鬼不覺地轉走,這是廣大受害群眾至今仍不明白的一個問題。
原來,只要受害人將錢投入平臺,緊接著就會有特定工作人員立即將錢轉到其他渠道,但受害人個人賬戶上仍舊會顯示與其投資金額相匹配的數字,即“USDT虛擬幣”,所以受寒者一般並不容易發現已上當受騙。
為了讓受害人感覺正規合理、投資有保障,第一次轉換的虛擬幣在他們平臺又會被轉換成“PTC虛擬幣”。而所謂的返利其實就是一個拆東墻補西墻手法,即用後期加入的投資者的本金的一部分反饋給早期投資者,讓其感受到返利的誘惑。如此既能打消早期投資者的疑慮,也能吸引投資者在獲得返利後繼續加大籌碼。
但實際在這一模式下,所有投資者個人賬戶裏的“錢款”都僅僅代表一串毫無價值的數字。但證實由於這串賬戶中的數字存在,才讓廣大受害者稀裏糊塗被騙而不自知。
無獨有偶。近日由公安部掛牌督辦、四川省公安廳提級偵辦的特大電信網路詐騙案件“509”專案已一審審結。該案是近年來四川法院系統審理的被告人數最多、犯罪鏈條最為完整的投資理財類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其中,犯罪嫌疑人曾某某等人此前就曾在柬埔寨波貝、金邊等地充當業務員,或者冒充股民,通過發送虛假話術吹捧“投資老師”,以獲取高額回報引誘客戶在虛擬平臺投資炒比特幣、神話幣,騙取境內不特定對象錢財。
據歐科雲鏈研究院統計,2020年通過勒索軟體接受到的贓款佔所有加密資金的7%,同比增長 311%,暗網市場活動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的水準。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犯罪案件第二高發的國家,加密貨幣詐騙已成金融詐騙的重要手段,造成每人平均損失超13萬元,位居各類金融詐騙犯罪損失金額之首。
新的“檢察員”出現:用魔法打敗魔法
這類虛擬貨幣詐騙案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實體産品,完全靠虛擬幣哄騙用戶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來擴大整個虛擬幣市場,刺激購買需求,炒作升值預期,最後收割用戶。
面對這類新型詐騙方式,公安部門、監管部門也在積極順應形勢的變化,調整對傳銷和虛擬幣非法交易的界定範圍,提高打擊的力度。同時,新的數字安全技術也在加速普及,幫助執法機關加速破案,追回被害人損失。
去年年底,科技部發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區塊鏈”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並公示了10個項目。其中包括“新型區塊鏈體系架構設計理論與方法”“區塊鏈生態安全監管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這10個區塊鏈重點專項項目多與“安全”有關。
而這次眉山重大投資詐騙案從2021年6月8日受理到完全偵破,僅用了數月時間。其背後,正是公安機關與頭部區塊鏈技術公司歐科雲鏈的一次“聯合行動”。
作為中國區塊鏈産業領軍企業之一,歐科雲鏈深耕區塊鏈大數據安全賽道多年。自2013年成立以來,歐科雲鏈致力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與商用,目前已經推出OKLink區塊鏈瀏覽器、鏈上天眼、鏈上大師等多款區塊鏈大數據/安全産品,並在今年的全國政法裝備展中亮相,收穫政法系統領導的高度好評。
協助這次眉山警方破案的,正是歐科雲鏈旗下“鏈上天眼”系列産品。
“鏈上天眼”是全球首款將技戰法和區塊鏈大數據深度融合的産品。憑藉歐科雲鏈領先的原創技術優勢,運用機器學習、數據建模、相似度演算法等關鍵技術,將多種決策分析方法和偵查邏輯結合,極大的提高了公安機關的破案效率。

此次眉山重大投資詐騙案中,相關主犯人員在將投資人的資金從平臺轉走後,會通過一些虛擬幣商,用虛擬幣交易的形式將這部分錢洗白,然後將錢轉存至多個不同的錢包地址,最後再通過多次轉賬將不同賬戶的錢逐步統一轉移到相關主犯人員事前提供的錢包地址。
儘管這種作案手法新穎少見,但在破獲過程中,歐科雲鏈利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搭建成千上萬個鏈上地址標簽庫,支援全世界的鏈上交易記錄查詢,可第一時間確定加密資産地址與資金流向,最終構建起清晰成熟的證據鏈,成功助力眉山公安辦案民警快速偵破該次虛擬貨幣犯罪案件。
作為長期活躍在智慧助警一線的區塊鏈企業,歐科雲鏈與全國各地一線警務部門建立起長效對話通道和合作關係,在政法系統中積累了良好的企業聲譽和産品口碑,致力於打造國家數據安全的堡壘。
不僅如此,歐科雲鏈在2021年還進行了多場網路安全培訓與系列宣講,組織“鏈上天眼實戰:數字貨幣監管及犯罪分析”主題培訓會議,為全國民警線上剖析加密貨幣犯罪,並參與了 “全國網路安全與區塊鏈情報分析培訓”活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研發,為構建安全、健康的區塊鏈發展不斷貢獻力量。

而在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臺上海總站舉辦的“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1·區塊鏈分論壇”上,歐科雲鏈副總裁張超還首次對外介紹了全球首款技偵戰法和區塊鏈大數據深度融合的産品——“鏈上天眼Pro2.0”,一款運用了機器學習、數據建模、相似度演算法等關鍵技術,結合了多種決策分析方法和偵查邏輯的“助警利刃”。
未來一線的辦案民警僅需輸入一個鏈上地址,鏈上天眼Pro2.0便能通過內嵌的地址研判、案件研判與資金鏈路分析、一鍵調證等關鍵功能,快速鎖定目標,智慧助警。
憑藉鏈上天眼Pro和鏈上天眼Pro2.0這類由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加持的新工具,2021年,鏈上天眼團隊協助全國各地公安打擊博彩、傳銷、詐騙、毒品、洗錢、偷盜等各類案件80余起,協助公安、受害人凍結、追回資産300余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相信隨著更多像歐科雲鏈這樣的頭部企業加入,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強力加持下,這場反數字金融詐騙的戰鬥將不再艱難,也將為數字經濟營造一個更為安全可靠的長期發展環境。
授權聲明:文中圖片由歐科雲鏈授權中國網財經使用
(責任編輯:暢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