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亮出供給側改革清單
- 發佈時間:2016-05-06 07:34: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陸培法)單純追求糧食産量不能解決我國農業供給的問題,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供給側改革是今年農業工作重點。在5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部有關負責人首次亮出了中國農業今年供給側改革的清單。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農業結構調整中,要重點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農 改革玉米收儲制度
農業部今年對玉米收儲制度作了改革,由過去的臨時收儲政策改為“市場化收購”+“補貼”的新機制。農業部會同財政部整合32.5億元資金,來支援玉米結構調整。
農業部專門編制了《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對“十三五”時期主要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作了總體設計,其目的就是引導各地按照科學、生態和可持續要求,按照功能區的佈局,進行科學調整。總體考慮是,保口糧,保穀物,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的自給水準,同時要保障蔬菜的均衡生産供應。
在工作部署上,農業部把玉米的調減與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以及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協同配套,重點就是調減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鐮刀彎”地區的非優勢産區,積極引導農民改種大豆、薯類雜糧、青貯玉米、優質飼草等。
據介紹,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結構調整這個目標,目前的開局良好,一是預計今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二是大豆面積恢復性增加,預計今年可增加600多萬畝;三是市場需求較旺的品種增加;四是水稻、小麥等口糧品種保持穩定。
牧 保持生豬生産穩定
在畜牧業方面,農業部的總體考慮是,穩生豬、促牛羊、提高資源環境匹配度,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為保持生豬生産穩定發展,農業部重點抓3件事:第一,優化調整區域佈局,2015年11月農業部印發了《關於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佈局優化調整的指導意見》。第二,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要穩定生豬生産,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推動標準化生産,逐步解決千家萬戶養豬小規模、易污染的模式。第三,推進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以生豬養殖大縣為重點,啟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創建活動,發展生態迴圈養殖。
隨著消費結構升級,牛羊肉供給相對不足。農業部已經會同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發佈了《全國牛羊肉發展規劃》,現在正在貫徹實施。在扶持規模養殖方面,特別是大力推動牛羊規模養殖,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重點解決養殖基礎薄弱、飼養方式落後的問題。另外,加強草食畜禽種業建設,加大科技和資金投入,加快地方品種改良進程,健全牛羊良種繁育體系,開展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遏制母牛數量下滑趨勢。農業部支援各地實施振興奶業的工作,加快奶業産業現代化。
漁 保護資源減量增收
在轉變水産養殖方式,大力推廣水産標準化健康養殖,加強漁業資源保護的前提下,農業部還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繼續組織實施好近海的伏季休漁和長江、珠江禁漁,並將加大力度開展水生生物資源的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場建設,保護中華鱘、江豚等珍稀瀕危水生動物。壓減捕撈産能,已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4次“絕戶網”專項清理行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農業部下一步還將推動完善漁業油價補貼政策和其他支援漁業發展的轉方式政策,強化漁業資源和水域環境保護,繼續大力清理整治“絕戶網”和“涉漁三無船舶”,持續改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