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我軍戰艦流淌中國“血液”

  • 發佈時間:2016-04-05 01:30:4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這裡——一種用於海軍主戰裝備動力系統的長壽命抗磨汽輪機油研究獲得重大突破,綜合性能優於西方發達國家同類産品!

  前不久,該項目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捷報傳來,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海後某技裝所油料應用研究室主任、博士王建華備感欣慰:這一成果為“殺手锏”武器裝備提供了強勁的新鮮血液,“油研人”在強軍興軍、科技報國的征途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幹科研要有前瞻意識

  “只有把目光緊盯裝備發展動態和趨勢,做到油品供應與新裝備列裝無縫對接,才能真正為戰鬥力保駕護航。”這是時常挂在王建華嘴邊的一句話。

  那年,航母工程啟動。動力系統作為航母的“心臟”,直接影響航母技術性能和戰鬥能力的發揮。王建華敏銳地發現,航母所採用的大功率、高負荷動力系統,對配套潤滑油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而當時國內普遍採用的艦用防銹型汽輪機油不具極壓抗磨性能,同時存在多種問題,根本無法滿足航母動力系統的長期使用要求。

  “必須研製一種新型油品解決這個問題。”他暗下決心。油料配方看似只是簡單的配比,其實無比複雜,存在多項性能相互制約的技術難題:解決了高溫氧化性能難題,又容易出現低溫産生的油泥;解決了防銹的問題,又容易出現油品進水易乳化的問題……他像一位“老中醫”,最終充分利用各組分之間的配伍性和協同效應,研發的長壽命抗磨汽輪機油于2012年6月完成技術鑒定。該成果創新研發了抗水洗添加劑、首次合成製備了多效破乳劑、創新建立了汽輪機油破乳化機理模型,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準。

  2013年1月,遼寧艦駐泊青島某軍港前,王建華主研的該型汽輪機油全面使用在各型汽輪機組上。

  打造響亮的“中國品牌”

  王建華堅信,戰爭“血液”中凝聚的必須是“中國基因”。

  前些年,隨著海軍武器裝備的發展,相繼引進了進口裝備。按照某國慣例,在裝備質保期內必須使用他們的油料。軍用油品不能實現國産化,關鍵時候他們不僅會漫天要價,甚至可能不賣給我們,就會永遠受制於人!王建華和他的團隊決定向國産化用油“高地”進軍。

  但這談何容易?僅某型艦艇就配有44種油料,涉及艦上上千個部位,國外關鍵技術全面封鎖,國內研究領域一片空白……

  “‘骨頭’再硬也得啃!”王建華抱定信念,大半年時間都鉚在部隊調研。經過5年奮力攻關,王建華帶領團隊終於在研製出4種新油品的基礎上,實現了引進裝備用油的全部國産化。

  為讓走向遠海大洋的戰艦得到可靠的油料保障,實現油料檢測數據的國際互認,王建華帶頭建成了“艦船油料實驗檢測評定中心”全軍重點建設實驗室,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CNAS),檢測結果實現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互認,成為軍內首傢具有該資質的油料檢測機構。

  培養一支過硬的科研團隊

  清華大學化學專業畢業的工程師尚培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分到研究室後,被安排進了理化性能實驗室。名牌大學博士生咋當起了化驗員?一開始,尚培華怎麼也想不通。

  “如果你搞科研沒有經過實驗室的經歷,只等化驗員告訴你一個數據,你對化驗的過程就缺乏深層次的認識。這是一個必要的過程。”王建華一語點醒了尚培華。他從化驗員做起,3個月之後,他對油品各項指標的意義有了深刻理解。進入研究室後,王建華又讓他獨立承擔了“水溶性抗磨添加劑研究”,並手把手地幫帶。經過3年的歷練,尚培華已經成長為所裏的青年科研骨幹。如今,他又承擔了某重點項目用油研究。

  近年來,在所裏的支援下,該研究室與中石油、中石化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借助軍民融合之路搭建科研人才培養平臺,廣泛開展技術合作、人才交流。同時根據室裏每個人的專業特長及從事的項目,劃分艦船潤滑油研究、燃料、添加劑、檢測方法等不同科研方向,對科研力量進行整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