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威脅船運業安全

  • 發佈時間:2016-03-26 13:30:45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程行歡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羊城晚報訊記者程行歡報道:在《太陽的後裔》中,宋仲基與宋慧喬一同前往的迷人海島叫沉船灣。1983年,一艘涉嫌走私香煙的船隻Panagiotis號在希臘扎金索斯島附近失事,之後漂浮至海灘擱淺,該地自此得名“沉船灣”。如今船運的風險依然普遍存在,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在剛剛發佈的第四期《安全與船運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共損失85艘100噸位以上的船舶。沉船是導致全損的最主要原因,接近75%的全損事故因沉船而起,比去年增加了25%,而惡劣天氣則是造成沉船的罪魁禍首。經濟和市場環境持續疲弱,商品價格低迷,船舶運力過剩都對成本造成壓力,也引發對安全性的擔憂。

  根據這份報告,損失的85艘船中,超過四分之一以上發生在南中國海、中南半島、印尼和菲律賓一帶海域(22艘)。這片海域過去十年一直是事故重災區:損失逐年上升,與其餘幾大海域形成鮮明的對比。“經濟下行,影響了船運作業,並且很有可能對安全性造成負面影響”,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的海運風險諮詢全球負責人Rahul Khanna船長表示,“許多領域,如雜貨船、散貨船和離岸船都已經受到影響,安全標準稍有下降將引發嚴重的問題。”

  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的專家提醒,切不能因為經濟壓力對安全問題滋生“一拖再拖”的念頭。有些船東選擇儘量延長船舶檢修的間隔期,還有一些船東則選擇將船閒置。船舶噸位過大,2010年後訂造的船大量投入使用(而這些船依舊沒有跟上技術前進的節奏),現存的老化的船舶,這些都反映了一個現狀,即船多貨少,這就導致了閒置船舶的增加。“技術在進步,市場在變化,閒置船重新投入運營有可能産生許多問題。船舶閒置的流程需要標準化”,安聯全球企業及特殊風險高級海運風險顧問Jarek Klimczak船長建議。

  對集裝箱船運力的追求使得10年間,單船最高運力增加70%,達到1.9萬多個標箱。今年2月,兩艘海上巨無霸(中海集運的Indian Ocean號和美國總統輪船公司 Vanda號)擱淺,引發關於更嚴重事故的疑問。人們擔心,海上救援業務因經濟壓力,將沒有足夠的人員設備可以勝任如此大規模的救援工作。船運業因此可能需承受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