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裝分子持AK47潛入營區 被解放軍少校喝止逃竄

  • 發佈時間:2015-09-24 10:3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文廣組織營區防衛演練。 燕小輝 攝

  原標題:第十三批赴南蘇丹維和指揮官王文廣:有膽有識對手敬重

  中新網南蘇丹瓦烏9月23日電 (燕小輝)深夜,一名武裝分子手持AK47悄悄潛入營區。“Stop! Put up your hands(站住,舉起手來)!”一名正在巡邏的中國少校發現有人鬼鬼祟祟,企圖不良,大聲喝止。武裝分子一驚,抱頭鼠竄。

  這名中國少校叫王文廣,是中國第十三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在科瓦喬克任務點的指揮官。類似與武裝分子“狹路相逢”的橋段,王文廣遇到過很多次。不過,與電影不同,“擊斃”的情節從未上演。因為按照聯合國《交戰規則》,開火前必須向對方發出“警告”。而一般情況下,武裝分子逃跑的功夫比你想像得要好。

  “不同於國內,為確保生命安全,我們需要時刻保持全副武裝。遇到武裝分子,既要敢於亮劍,心理上不畏懼,又要保持冷靜,按照聯合國規定及時、有效處置突發情況。”作為指揮官,王文廣有自己的實戰心得,而伴隨保障的肯亞士兵則敬佩地稱他“courageous and knowledgeable peacekeeping commander(有膽有識的維和指揮官)”。

  王文廣的膽識聞名遐邇。今年3月,中國工兵受命一項長途道路整修任務。開工前,按照慣例,要派出部分人員沿線勘查。陸路勘查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往往深入政府與反政府武裝交錯控制區,危險如影隨形,指揮員心理壓力很大。而此次勘查,兵力不多,路途遙遠,時間較長,還有60多公里的道路超出中國工兵保障範圍,在戰雲密布的聯合州境內,屬於跨戰區作業,危險指數可想而知。

  “我不建議你們越過邊境修路。”當地警察彼得聽説中國工兵要跨州、跨戰區修路,幾次誠懇規勸。他認為,有如此大的安全隱患,中國工兵應該及時反映情況,取消越境修路計劃。至於勘查,他更是認為“不可能”。

  “不試試就被嚇到,這哪是中國軍人的作風!”王文廣知道,這條路是聯合國在南蘇丹的運輸大動脈,關注程度高、影響大,如果貿然提出不施工請求,不但對聯合國陸路運輸造成阻礙,也必將影響中國維和軍人的國際形象,産生不利輿論。權衡利弊後,他還是決定帶領一支小分隊進行實地勘察,為施工提供第一手素材。

  聽説中國工兵的意圖,基地保安、參謀軍官紛紛擺擺手連説“NO!NO!”幾次聯繫聯合州軍事聯絡官,對方也均不同意派人前來接應。就連一直負責中國工兵安全、大多具有實戰經驗的肯亞士兵都極力反對:“這個地區正處於戰爭狀態,希望你們認真評估面臨的生命威脅!”

  “條件再難也要完成任務!”經過反覆協商,保護部隊勉強同意跨境護送,王文廣帶領勘察車隊出發了。進入聯合州境內,60公里的距離蘇人解設置了12道哨卡,旁邊樹林裏到處是荷槍實彈四處遊走的士兵,就連附近放牛的村民也是槍不離身。更令大家緊張的是,一些無法辨識身份的武裝人員時常神出鬼沒地出現,滿臉敵意,讓大家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儘管經過溝通後車隊得以安全通行,但大家都聞到了戰爭的味道。回來後,王文廣才得知,他們是兩年來第一個陸路行軍跨境機動至聯合州的UN車隊。

  這樣的險境王文廣遇到過很多次。就在前幾天,在完成科瓦喬克施工任務即將撤離時,王文廣又接到一次陸路勘查任務。這是一次更大的挑戰。適逢雨季,大雨説來就來,車隊在泥濘的路上緩慢行軍,連猛士指揮車都數次陷在泥裏,40公里的路程能走11個小時。更要命的是,一路上槍聲不斷,距離最近時不到50米,連武裝分子拉槍栓的動作都看得清楚。

  “大家都非常緊張,因為隨時都可能有一場戰鬥。”王文廣説,執行任務中,全體官兵全程頭戴頭盔身著防彈衣,子彈上膛,全副武裝,隨時做好戰鬥準備,生死就在一線之間。

  靠著這種過人膽識,部署科瓦喬剋期間,王文廣克服重重困難,歷經生死考驗,帶隊高標準完成50多項維和任務,受到聯合國駐南蘇丹特派團高度評價。其中,為期三個月的瓦烏至馬約姆長途道路修復任務,成為特派團的精品工程,特派團總司令特斯馬利亞姆中將在給中國軍人授勳時大為讚賞:“你們勇敢、有擔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項工程是特派團的驕傲!”

  戰場上果敢有為,談判桌上正義凜然。當中國軍人的聲譽受損時,王文廣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無端指責行為説不,極力挽回形象,維護國家尊嚴。

  一次,一位新任基地工程官分派一項場地平整任務,王文廣帶隊僅利用一個下午時間就高標準完工,幾天后的一次會議上,他當面彙報了這件事。沒想到,這位工程官卻武斷地認為在這麼短的時間裏,中國工兵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的可能性不大。王文廣當即提出抗議:“你的話沒有依據,是對中國工兵的詆毀!你可以立即到施工現場驗收!”

  這位“自信滿滿”的工程官來到現場,左量右看,來回踱步,愣是沒找出一點紕漏來,不得不向王文廣道歉,承認自己言語失當,並表示會在下次會議上澄清事實。

  還有一次,一位聯合國官員指揮有誤,造成施工進度緩慢。王文廣抱著負責的態度向他提出合理建議,卻被這位指揮官當場回絕:“你們的施工技術值得懷疑,請不要質疑我的決定!”

  王文廣認為,如果任由這位官員的想法施工,不但不能按時完工,還會使工程品質得不到保證,對中國工兵産生負面影響。再三權衡後,王文廣果斷採取新的施工方案,很快竣工並交付使用,得到基地官員和出兵國人員的肯定。這位官員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親自登門道謝,握著王文廣的手説:“請原諒我的固執,你們的專業精神、負責態度令人尊敬!”

  不懼戰火陰雲,勇於直面權威。王文廣的膽識不僅使任務完成得以優質高效,更贏得了對手的敬重。臨近回國,作為正營職軍官的王文廣,面臨更多的施展空間,有機遇,也有挑戰。對此,他充滿了期待,他説:“維和是獻身強軍實踐最有力的打贏歷練,一定會讓我以嶄新的姿態投身到練兵熱潮中去,取得更大的成績!”(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