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街頭鮮奶吧 超半數樣品不合格
- 發佈時間:2015-09-19 08:48:00 來源:成都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不合格原因有哪些
1
■源頭問題
菌落總數不合格
■分析
生乳在擠奶、收集、運輸、儲存中把關不嚴
2
■添加問題
不排除有加水等行為
■分析
部分奶吧購進的生乳蛋白質含量偏低不達標,或配方設計不合理
添加了過多其他食品原料或加工過程計量不當,攪拌不勻
亦不排除為降低生産成本,添加水等而有意為之
3
■門店問題
大腸菌群、菌落總數、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酵母等指標不合格
■分析
部分奶吧生乳原料和生産過程中殺菌工藝參數設計不當或控制不嚴
加工過程中生産環境衛生狀況不佳、消毒液有效濃度不夠
生産工器具清洗消毒不到位
操作工人對手、工作服、鞋、帽等進行清洗消毒不徹底等原因
9月15日,成都市食藥監局通報了2015年第三期食品、食用農産品、乳及乳製品監督抽檢情況,結果顯示我市鮮奶吧(飲品店)的生乳(原料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合格率較低。141批次樣品中共有71批樣品不符合規定,超半數不合格。昨日,市食藥監局再次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對此次抽檢後的整改和處理措施。
今年6月,成都市食藥監局在餐飲服務環節下達相關通知,對全市生鮮乳飲品店(以下簡稱“奶吧”)現制現售的生乳(原料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進行了監督抽檢。
在71批不合格的樣品中,生乳不合格樣品6批,佔生乳樣品總批數的33.3%;巴氏殺菌乳不合格樣品46批,佔巴氏殺菌乳樣品總批數的83.6%;發酵乳不合格樣品19批,佔發酵乳樣品總批數的27.9%。
成都市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此次抽檢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如圖)。
如何整治
行業成立聯盟 集體接受社會監督
昨日,市食藥監局再次舉行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了監管部門、檢測機構和企業採取的措施。
一鮮奶吧(飲品店)連鎖經營機構的負責人代表成都生鮮乳飲品行業聯盟現場宣讀了承諾書。同時,該負責人表示,該連鎖品牌此次共有2個門店出現了抽檢不合格的現象,他認為,由於不是所有門店,所以奶源並不存在污染或不合格的現象。“主要是操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公司的操作流程進行操作造成的”。
他表示,在抽檢後的第二天,市內多家生鮮乳飲品的連鎖機構就聯合成立了“鮮奶吧行業聯盟”。希望以聯盟承諾的方式,莊嚴承諾,接受社會監督。
食藥監部門將協助改進工藝流程
昨日,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也表示,將為鮮乳飲品企業提供技術支援,通過對各家企業的乳飲品生産的每個階段開展對比檢測和實驗,幫助企業分析産品不合格原因。同時,承諾協助企業開展品質檢驗,接受企業的委託送檢並及時出具檢驗報告。
市食藥監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也表示,將加強對鮮奶吧(飲品店)的指導,協助其完善餐飲服務操作規範,改進工藝流程,提高産品品質。同時,監管部門也將進一步加強對行業的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將依法予以處罰並向社會公示。
市食藥監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到或在市場上發現不合格食品時請及時撥打12331熱線電話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或舉報。
成都商報記者 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