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變革引發市場“質變”
- 發佈時間:2015-03-26 15:21:42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過2013年的“狂飆突進”之後,上海樓市在2014年調整明顯——市場焦灼、投資增速放緩、庫存高位運作。2015年第一季度尾聲將近,而上海樓市在這三個月中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在被諸多業內人士稱為“白銀時代”的此時此刻,站在行業轉型、市場質變當口上的樓市,2015年走向如何?
□地産評論員 孟子諒 圖 TP
行業步入“新常態”
2015年,實體經濟改革、轉型的車輪滾滾向前,而房地産行業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變革之路。
事實上,“變革”不僅事關成交量價、供應庫存等表像,在開年之初,這場“風暴”便已席捲了與房地産相關的上下游産業鏈。
今年1月,繼恒大與海爾展開闔作後,萬科也開始佈局家裝行業;同在1月,二手房仲介市場也“山雨欲來”,仲介之間的市場大戰一觸即發。
可以預見的是,開發商、仲介機構在房地産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全線交手,而更出色的産品、更優質的服務也將在激烈的競爭中産生,購房者則將因此受益。“野蠻生長”的“黃金十年”結束後,真正屬於自住型購房者的黃金年代,或許才剛剛開始。
房企尋找“避風港”
2014年,庫存積壓、銷售艱難,房企以銷售為導向的開發策略使企業的盈利能力普遍降低。
過去十年,總能在市場變化轉机危為安的房企,或許將在2015年第一次普遍性地真正面對如何“活下去”的問題。而回歸一線城市,則成為了眾多房企在行業轉型浪潮中的戰略選擇。
有數據顯示,2014年,一線城市住宅地塊的賣地金額高達3275億元,其中,上海宅地成交金額達到了1244.7億元。上海正成為房企眼中的“避風港”。房企的“扎堆”也使上海樓市的競爭愈發激烈,而激烈的競爭,則將催生出更多優質産品。
“大規劃”時代
上世紀90年代,陸家嘴金融區的開發帶動了浦東乃至整個上海的房地産市場。“規劃”的能量也展現在購房者面前。
而在2015年,一系列大型規劃正式進入落地階段,或將步入發展加速期,這有望引領上海房地産市場的新一輪增長。
比如,虹橋商務區將於2015年進入整體規劃的發展加速期;去年年底,上海自貿區的擴區計劃獲得批復,其覆蓋範圍從原來的外高橋、洋山,擴展至陸家嘴、張江和金橋。
房價的“地段決定論”已經深入人心,而上述大型規劃的紛紛落地,有望為區域的房地産市場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引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