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空調品牌或全軍覆沒
- 發佈時間:2015-02-11 10: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冷凍年早已鳴金收兵,與其他領域外資品牌的強勢不一樣,空調行業國産品牌大獲全勝。《中國空調市場年鑒》數據顯示,包括南韓三星、LG,日本松下、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大金、夏普、日立等品牌空調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全部加起來不足6%。
雖然受困于國內房地産市場的持續低迷,但在空調廠商家的齊心協力下,空調行業在2014年還是出現了産銷量雙雙過億台的史上第二輝煌,僅次於2011年。《中國空調市場年鑒》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空調産量為10650萬台,同期增長25.7%;銷量為10000萬台,同期增長3.1%。
但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空調業的産銷率為93.8%,不容樂觀,與同期相比,呈現負增長態勢,為-10.3%,從工廠到渠道,庫存壓力巨大。
從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國內主流品牌出口銷量佔有率來看,僅LG、松下、富士通分別以5.9%、4.5%、3.7%的佔比跑入十強,分別為第五,第八,第十。其他消費電子領域大牌明星企業,如三星、夏普、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大金、日立等都被擠出十強之外,而國産品牌的美的,格力,志高,海爾分別以26.2%,20.8%、7%,6.1%佔有率躋身四強。
從內銷佔有率來看,外資空調品牌只有松下進入十強行列,以1.8%的市場佔率與科龍並列第十。而其他的外資品牌,如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大金、三星、LG、夏普、富士通、日立等都被排擠出十強。前五名分別為國産品牌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志高,市場佔率分別為36.5%,22.4%,10.1%,5.3%,4%。
從內外銷總量佔有率來看,外資品牌的松下和LG躋身十強,但在十強名單中排名墊底,以3%、2.7%的佔比分別名列第九和第十。而其他外資品牌,如三星、大金、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夏普、富士通、日立都處在水深火熱的三流企業行列。國産品牌的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志高分別以29.5%、24.1%、8.3%、5.4%、5.3%的市場佔有率躋身前五。空調行業或許是在家電行業唯一被國産品牌高調壟斷前五的細分領域。
對比産品銷量或許更為直觀。內外空調總銷量在800萬台以上的只有國産品牌格力、美的、海爾3家。銷量在400萬台以上的有志高、奧克斯、TCL和海信科龍4家。銷量在300萬台以上的,終於可以看到日資品牌松下躋身其中。而三菱電機、三菱重工、大金、日立、夏普等外資品牌銷量都在100萬台以下。
空調行業是一個市場競爭十分劇烈的行業。但現在戰爭往往只在國産品牌諸強之間展開——國産品牌早就不把外資品牌當作競爭對手了。最近,蘇寧牽頭髮起的針對格力的6+1“破格行動”,就沒有外資品牌什麼事兒。
從以上各大空調品牌市場表現的數據可以看出,與手機行業蘋果,三星等外資品牌佔據強勢地位相比,空調行業的外資品牌可能已經徹底沒落,沒有一個外資品牌算得上是一流品牌,即使在二流品牌行列,只有松下勉強躋身其中,但只能是二流品牌的追隨者,根本算不上是領頭羊。至於其他外資品牌,都可以劃歸到三流品牌行列,與中國其他雜牌空調相提並論,爭搶飯碗。
空調在很久以前,還是一個“舶來品”。空調被引進之初,由於外資品牌在核心技術和外觀設計上有明顯優勢,市場居於壟斷地位。但好景不長,由於國産品牌的奮發圖強,在核心技術和外資設計上迅速迎頭趕上,開始超越,特別是在市場行銷上,打的外資品牌沒有招架之功。到2005年外資品牌在華市場總份額只有11.88%。其後外資品牌更是節節敗退,到2014年冷凍年盤點,滑落到只有5.5%。換句話來説,就是活躍在中國市場上的外資品牌,在華銷售總額加起來不到格力一家的1/6。如果沒有特別情況發生,外資空調品牌集體敗退中國市場也許觸手可及了。
造成外資品牌這種被不斷邊緣化的原因很多,國産品牌在核心技術和外資設計上迎頭趕上,在市場促銷上的積極作為,品牌經受住消費者檢驗,越來越被認可;外資品牌在創新上的不思進取,價格上的寧死不屈都是重要因素——這使得外資空調在性價比上沒有優勢可言。
每年盤點,外資空調品牌的市場份額都在不斷萎縮,生存空間都在不斷被蠶食。將來外資空調品牌的生存處境將變得更為惡劣。
隨著相對還算較為認可外資品牌的一二線市場趨向飽和,空調市場三四線和農村市場的消費潛力被激發,在品牌和價格上沒有優勢,在銷售渠道上遠遠跟不上發展步伐的外資品牌,將越來越生存艱難。筆者認為,將來的外資品牌將龜縮在一二線城市,與格力、美的、海爾、志高等品牌爭搶市場蛋糕,而廣大三四線市場甚至農村市場將沒有其立錐插足之地。如此以來,外資品牌要麼龜縮在區域性市場或與末流品牌爭食,要麼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在産品形態上,由於空調向健康、智慧、網際網路方向發展,應用創新層出涌現,這讓外資品牌在應對上力不從心。在渠道方面,由於銷售渠道不斷下沉,以及主打價格的電商銷售突飛猛進,都讓外資品牌難以招架——由於不肯在價格上作出讓步,外資品牌在電商上是難以有所作為的,因為電商用戶傾向年輕化,他們對價格更為敏感。
如果産品沒有市場規模,對任何品牌來説,放棄運營或是最好選擇。雖然三星、LG、松下、三菱、日立、夏普、大金等企業實力雄厚,但在單一市場,如果入不敷出,選擇退出,或是一個明智決策,畢竟他們的人力,研發,企業運營成本都要比國産品牌高得多,在全球經濟形勢仍處蘇復階段的當下,對企業是一個沉重負擔,靠拆東墻補西墻的商業模式不是長久之計。況且在與國産品牌長期競爭中,外資品牌劣勢盡顯,已經很難有外資品牌能夠像其他消費電子行業一樣,有明顯差異和特別突出的強處,有出類拔萃的獨家優勢地位。
外資品牌在中國,主要靠大型連鎖渠道銷售。由於一二線城市連鎖渠道單店營利能力連續出現下降,關閉潮不斷出現,這使得連鎖渠道不得不調整其策略,以規模和利潤為選擇合作夥伴的考量指標,這導致外資品牌與連鎖渠道的合作空間不斷被擠壓,使得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