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國樞:
- 發佈時間:2014-09-27 15: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7日訊 27日,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社海外版原總編輯詹國樞在今天上午召開的“2014(第十屆)中國企業誠信與競爭力論壇峰會”上表示,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之後,顛覆性地改變了資訊的傳遞和交流方式,但是他同時認為,如果離開這個範圍,網際網路其實並不具備顛覆性,因為網際網路不能顛覆實物生産,不能顛覆規模經濟,也不能顛覆品質為本和基本需求。
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我是第三位演講人,前面兩位的演講都非常精彩。
第一位演講的賀鏗主任是經濟學家,過去在國家統計局長期工作,後來在全國人大財經委擔任副主任,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從他過去和現在可以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對經濟有這樣的判斷,我覺得咱們今天來的企業,尤其是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聽到這個賀鏗主任的講話,應該對自己的企業今後的競爭、今後的走向大體有了一個底,我聽了也很受啟發,非常有條理,非常有説服力,我建議大家認真地去學一學想一想。
第二個演講的是保育鈞會長,他是民營經濟研究會的會長,我曾經在人民日報工作,他也是我們人民日報的副總編輯,然後調任全國工商聯的副主席。他剛才從政策的角度,為我們的民營經濟的發展和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我想一個是經濟形勢,一個是講的政策,他們都是權威,都講的很好。
大家會想,作為一個報社曾經的記者,曾經的總編輯你又會講什麼呢?
大家知道我在到人民日報之前和《經濟》雜誌陳志強社長是一個單位,我過去在經濟日報擔任副總編輯,在經濟日報工作二三十年。我對經濟有一些了解,而且人家説“沒有吃過豬肉還沒有看過豬跑”,所以我對經濟的問題還是有一些想法。
大家知道目前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怎麼樣看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先講一個小故事。
昨天我有一個四川的老鄉,他的兒子原來跟著劉永好搞飼料,後來自己獨立出來,現在在湖北搞一家糧油企業,主要生産菜籽油和稻米油。昨天北京西站北面有一個很大的建築的底層,正在搞一個湖北省的農産品進京展覽,我昨天去看他。因為是小一輩,我就請他吃飯,在車上他問我,“詹叔叔,你在北京高瞻遠矚,搞了這樣多經濟,也見了這麼多人。現在我們聽到一句話‘網際網路顛覆一切’。我心裏非常恐慌,非常害怕,如果不接觸的話,怕什麼時候我們也被顛覆了;如果接觸了,但是我覺得網際網路離我們還是比較遠,我想過在淘寶銷售,但是油這個東西去網上銷售很難,你在網上即使買了,快遞怎麼去遞一桶油?如果那個油放在倉庫裏,稍微漏出來或者灑了,這個風險很大,所以淘寶電商連不上。但是又覺得網際網路很厲害,你怎麼看?”
後來我告訴他,我説網際網路確實有顛覆性,我建議大家如果説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如何顛覆傳統企業,你們可以去看一看,網上搜一搜,這方面代表的一個企業家就是海爾的張瑞敏,他特別主張“網際網路顛覆一切,顛覆傳統企業”,而且他正在用他的網際網路思維去顛覆整個海爾。他想對海爾進行一個再造,去年已經裁減了一萬五千人,今年還要裁減一萬多人,他對海爾的生産製造,管理以及創新都將有一個大的改造和顛覆。他的這個前景到底怎麼樣,有很多爭議,因此我也在《經濟》雜誌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張瑞敏要顛覆》去分析他的“網際網路思維”。
今天越講網際網路顛覆什麼,我就越來越感覺到,網際網路這個潮流來了之後,好像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趨勢。但是,實際上我們冷靜地想一想網際網路是一個什麼東西呢?它也不是這樣可怕的,無非是一種全新的技術,對於我們的資訊交流的一種革命性的變革。它的範圍就是資訊傳遞和資訊交流,如果離開這個範圍,網際網路不能顛覆。
網際網路不能顛覆什麼?我覺得有四個規則或者是四件東西是不能顛覆的。
第一,網際網路不能顛覆實物生産。在座的如果搞實物生産,不管是像我那個小侄子,他是生産糧油的,或者生産電視機的,生産手機的,實物生産的是不能顛覆的。大家知道,我們在淘寶可以買到千千萬萬的衣服,但是網際網路製造不出任何的一件衣服。我們可以在網際網路訂到麥當勞或者是肯德基,他的炸雞、炸薯條或者可口可樂,但是網際網路生産不出任何一杯可樂、一塊炸雞片。我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看到很多精彩的電視劇和電影,甚至在手機上都可以看,但是網際網路本身不可能生産任何一部電視劇和電影。那麼第一個,所以我覺得網際網路不能顛覆我們的實物生産,當然實體經濟剛才賀鏗主任和保主席已經講到了,當前有一個傾向,我覺得這個傾向很危險的。就是大家都搞虛擬經濟,來錢快,銀行都甚至去以錢炒錢,剛才賀鏗主任講到山西海星的例子,事件之後有新聞報道他的父親自殺了。如果他早一點坐在這兒聽我講,如果網際網路不能顛覆實體經濟、實物生産,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這是第一個不能顛覆。
第二,我認為網際網路不能顛覆規模經濟,規模經濟也是我們的經濟發展的活力。幾十年前,我為了普及講這個經濟效益是怎麼回事,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叫《從煮餃子説到規模經濟》,什麼是規模經濟,講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煮一個餃子和煮一鍋餃子都是煮餃子,但是它所分攤的成本、環節成本大不一樣,你煮一個餃子,你也得買面,買其他的東西剁餡,也得燒水也得包餃子也得煮,那麼這一個餃子的成本就會非常非常高,但是如果你煮一鍋餃子,一千個餃子,一百個餃子,這些成本就分攤到每一個餃子身上了,那麼這個餃子的成本就會降低。我這是班門弄斧了,因為你們都是搞實業的,都知道這個經濟效益規模效益的道理。但是有些人認為網際網路可以把規模效益顛覆了,因為什麼呢?網際網路無所不能,都是個性化生産,所以大規模的機器生産、工廠生産就不行了,我覺得這個是問題。比如海爾正在對它的大規模經濟生産進行再造,對這點我表示擔心,我覺得網際網路不能夠顛覆規模經濟,規模效益。
第三個不能顛覆的是什麼?不能顛覆品質為本,品質為本。我還是講一個故事也是昨天發生的,北京有一家農商企業利用了網際網路在網上把葡萄照出來,而且照出來葡萄特別漂亮,像核桃一樣大,閃閃發光,我的親戚覺得非常好,不但在網上,而且在微信圈裏朋友一介紹就去了,買了1箱,180塊錢。昨天我去取了,取回來大失所望,一打開和我們普通的葡萄差不多,而且我的老伴説太酸了。網際網路不能夠顛覆“品質為本”的理念,現在有些商家就是如此,網際網路上的好多東西就跟實際的實物差距很大。你沒有品質為本這個東西,沒有品質定義,你怎麼能立足,我就想到這家葡萄企業,生意肯定做不下去。
第四個網際網路不能顛覆什麼,不能顛覆基本需求。有了網際網路確實我們的生活熱鬧多了,大家歡樂多了,但是人的基本需求不會發生改變。哪些基本需求呢,就是兩種基本需求:第一個就是我們的物質需求、吃穿、住用行,有了網際網路,這些改變了嗎?沒有改變;第二個就是精神需求,改變了沒有?確實在形式上做了改變,但是實際説在本質上沒有做改變。
舉一個例子,有了網際網路,我們看電影或者看電視非常方便了,那電影院會不會産生危機?實際上沒有,我們現在每年的電影的生産,我們的票房每年還是比較高的速度在增長。按照一些人的想法,或者我們閉上眼睛,既然網際網路現在放什麼電影過段時間都能看到,那電影院還有人去的嗎?當然有人去的,按照我這個觀點,電視也是不可取代的,現在電視碰到一些電視行業的,他們本來還是很紅火,他們覺得現在我們也覺得危機重重。但我認為電視行業完全有用,因為人的娛樂的方式,精神的需求還是需要的。
這就讓我們回憶起大概十多年前,我們有搞廣播的同行看到電視出來以後,認為電視完全取代廣播了,惶惶不可終日,實際上我們的廣播還是非常穩定,非常賺錢的一個行業。為什麼?聽覺的娛樂也是不可取代的,你坐在車上能看電視嗎?能看報紙嗎?能做其他事嗎?沒有,就只能聽廣播,所以廣播還是非常賺錢,並且它的成本投入比較少。
所以我認為,網際網路起碼不能顛覆這4個方面。第一個不能顛覆實物生産,第二個不能顛覆規模效應,第三個不能顛覆品質為本,第四個不能顛覆我們的人類的基本需求。
我説這通話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我想既然如果大家有人贊成我這樣的觀點,接下來的結論必然是第一條要扎紮實實地抓實物生産,如果你不抓這個實物生産,要想靠一種虛擬的東西去做,那麼山西的海星集團就是一個榜樣。第二條結論堅定不移地搞規模效益。規模效益還是需要的,不能説大規模的機器生産把它拆了,我有網際網路了,一個一個怎麼去定點生産,其實這個路子是錯的。第三個一絲不茍地抓産品品質,這一條我覺得不管你是國有企業也好、民營企業也好,也包括我們的媒體,所謂的産品品質,所謂的實物生産就是我們的媒體的內容。現在無論媒體以什麼方式,紙媒體也好,廣播媒體也好,電視媒體也好,或者我們的網際網路媒體也好,它關鍵還是它的內容,還是最終是內容為王。第四個結論是根本性的,千方百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價值,我過去在經濟日報這幾十年,研究價值規律得出心得“價值和需求成正比,價值和供給成反比,需求越強烈越有價值,我們千方百計滿足或者找到甚至開闢新的消費者,我的對象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價值,如果沒有需求,對不起,沒有價值;而供給和供給成反比是什麼意思,如果這樣的需求滿足他的企業越多,那麼整個價值就會降低”。
我是舉雙手擁護網際網路,而且我用網際網路還是比較前衛的,包括我今天來之前我還用網際網路的微信跟我可愛的小孫女做了交流,網際網路就是資訊傳遞的工具,無非説這個傳遞工具特別是神奇,可以千百倍、上萬倍把我們的速度加快,把我們的範圍拓寬。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網際網路?還是昨天我那個朋友的兒子,在吃飯快結束的時候我告訴他,無論你是要搞糧油生産也好,搞其他企業也好,你衡量一下凡是跟資訊有關的,你趕緊向網際網路靠攏,比如説你們對外的銷售,對外的宣傳,對外的技術的引進,對這個同行的資訊的了解,這方面一定要跟上網際網路,不能説我關起門來在湖北的一個地方在那榨油就能生存下去,你一定要了解最新的問題,這是一個相對而言的。第二個就是得內而言,你們內部的企業,如果是涉及到這個資訊交流,這一塊立即網際網路化,我有一個朋友在中國經濟時報當總編輯,他就利用網際網路內部管理減少了麻煩,他們的整個的編輯部就有一個微信圈,總編輯哪怕在紐約出差,或者到哪去了,可以在微信上把報紙的指揮工作,完全直接透明地發佈,減少了很多麻煩,而且效率相當的好。
最後回過頭説,網際網路能幹什麼,有很多的事,這個其實和一個人差不多,一個人你覺得你很了不起,你可以什麼都可以幹,實際上你好多事是不能幹的。就像我們如果説是一個官員,你當了一個市長,當了一個市委書記,你以為你很了不起什麼都幹,但是慢慢就有人來找你談話把你抓進去,因為好多事不能幹。人都有局限,任何事物都有局限的,我們一個地球,實際在宇宙裏面是小的再小,一個塵埃而已,就好像我的局限也就是在這兒發表一個演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