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帷幕,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擬提交三份建議,其中一份涉及養老金融。“養老金融業務不僅為大眾提供更豐富且能長遠保值甚至增值的財富管理選項,亦可減輕公共財政負擔。”李民斌建議,我國個人養老金賬戶設計可作進一步優化,允許個人開立多層養老金賬戶,並放寬個人只可在一家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限制。
當下,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近年也有所加劇,年長民眾對醫療、護理、旅遊、休閒服務等需求將不斷提升,對更完善的退休和安老保障有更大的渴求。
“為滿足民眾對養老金融業務的多樣化需求,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靈活性有待提高。”李民斌表示,根據現有安排,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者在特定情形下,方可領取個人養老金。雖然這安排有利於鼓勵參加人累積長期投資,但未能滿足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可能出現的財政需要,例如購房、育兒、醫療等。另外,個人養老金賬戶有終身唯一性,參加人只能在一家商業銀行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
對此,李民斌建議,我國個人養老金賬戶設計可進一步優化,允許個人開立多層養老金賬戶,讓部分養老資金可于特定額度內或首次購房、看病、進修等情況下提前使用;放寬個人只可在一家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限制,進一步促進市場良性競爭,擴大個人養老金市場。
在李民斌看來,我國養老金整體規模存有較大提升空間,針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的趨勢,加速發展第三支柱養老金規模和普及率的迫切性正在增加。李民斌建議,實施個人養老金的試點地區要加速推進,及至擴展至全國範圍,讓廣大群眾及早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增加對相關養老理財産品的認識,引導社會形成投資養老的理念。
為實現長遠增值和分散風險的投資目標,在養老資金全球化資産配置方面,李民斌還建議我國養老資金可有序納入更多境外資産,以開展全球化資産配置的佈局。在他看來,香港的金融服務比較優勢明顯,可發展成為我國養老資金的境外資産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議可逐步納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及金融産品到內地養老金體系的可投資範圍內。另外,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機制在多年暢順運作下發展趨於成熟,建議跨境理財通也可逐步擴容,允許個人養老金納入香港金融機構的理財産品。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