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部形勢複雜多變,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外溢影響加大,對亞洲經濟體保持經濟平穩運作帶來新的挑戰。
3月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李斌表示,在應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亞洲新興經濟體的金融市場表現出了更強的韌性,中國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
具體而言,李斌稱:一是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均衡。尤其是2024年第三季度以來,我國實施了較大力度的降息降準,有效支援了總需求的穩定增長。中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向是明確的,貨幣政策的空間是充足的。二是保持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三是強化宏觀審慎管理,保持跨境資金流動平穩有序,必要時果斷採取逆週期調節措施,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四是推動經濟更可持續、更高品質發展,加強區域經貿合作,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在推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開放過程中,外匯管理改革發揮著重要作用。”李斌介紹,近年來,國家外匯局著力健全“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持續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營造“越誠信越便利”的用匯環境。
比如,擴大優質企業貿易外匯便利化政策的覆蓋面,目前已惠及2.5萬家企業;推進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大幅縮短優質企業業務辦理的時間,已經為1.8萬家優質企業提供便利化的結算服務,目前參與銀行已經有16家,今年還會進一步擴大覆蓋面。
李斌表示,未來,國家外匯局將繼續推動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深入推進區域經貿合作,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的管理框架。切實防範化解外部衝擊風險,維護國際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