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暢談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去杠桿會穩步推進金融風險目前可控
“我們的這個記者會很有特色。”3月6日15時,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首場記者會上,主持人如是説。
特色來自主席臺上就座的5位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陳錫文、楊凱生、常振明、錢穎一,他們帶有一個共同的標簽———經濟領域專家。在這場“特色”記者會上,5位委員就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著力振興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能否突破6.5%增長目標要看效率基礎
“政府工作報告中説,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是6.5%,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因此,有可能突破6.5%的目標。”在被問及我國經濟增速是否有希望超過6.5%時,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表示。
突破6.5%的信心來自何處?厲以寧表示,經濟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效率問題,效率有兩個基礎,一個是物質技術基礎,包括有多少廠房、設備、原材料,以及品質如何、勞動力狀況如何等,這些是增長的保證;另一個是道德基礎。
厲以寧強調稱:“道德力量調節是重要的,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説人們有認同感、風雨同舟感、共同的危機感等等。”
“今年能不能有6.5%以上的增長,要看我們的效率基礎怎麼樣,能不能使大家都感到有新的突破。”厲以寧稱,“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全國上下都在為開好十九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今年經濟增速有可能會突破6.5%,也有可能在經濟中獲得更多成就。”
對於目前經濟是否已到了探底的拐點,厲以寧表示:“中國現在正處在轉型階段,且結構性改革一直在進行之中,沒有結束。經濟在運作中不會像過去那樣呈現V形或U形。我們是在不斷的轉型和改革當中達到新的位置。”
去杠桿會穩步推進
談及如何平衡經濟穩增長與去杠桿這兩者間的關係,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強調,去杠桿會穩步推進,短期內不會出現劇烈的調整。
“從經濟學來説,短期穩增長和去杠桿之間會有一定的張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確立了非常重要的戰略導向,就是穩中有進,所以穩定是第一重要的。去杠桿是‘三去一降一補’中的一個環節,政府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的過程中,在去杠桿這方面,會穩步推進,不會在短期內劇烈調整。”錢穎一説。
至於當前去杠桿的難點和重點在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監會特邀顧問、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這是重點;要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要積極穩妥地去杠桿,這是難點,也就是如何有效地、順利地、盡可能平穩地把去杠桿工作做好。”
談及國有企業去杠桿的思路,全國政協委員、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振明表示,應以債轉股為主要方向。
“在去杠桿方面,我認為國有企業的問題比較突出,因為國有企業的債務負擔比較重,資本補充機制還不夠,所以在去杠桿方面,今後要以債轉股為主要方向。”常振明表示。
實施穿透式金融監管
去年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範金融風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則進一步指出,對累積起來的金融風險要高度警惕,要築牢防火牆。
對此,楊凱生表示,第一,中央的這種判斷是有的放矢的,是審時度勢之後提出的一個重要工作方針;第二,中國的金融風險目前是可控的。
“現在提出加強風險管控的方針是有道理的。”楊凱生表示,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化,目前許多金融産品、金融交易行為已經是跨機構、跨行業甚至跨監管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面臨經驗不足、法規不完備、各監管機構綜合協調不是完全有效的問題。
楊凱生強調:“要對各類金融風險引起警惕,要採取有效措施,特別是對現在監管沒有覆蓋到的一些金融交易行為、金融産品實施‘穿透式監管’。”
談及銀行業目前的不良貸款情況,楊凱生認為,銀行業有充分能力消化目前不良貸款的損失。
“去年的銀行年報雖然還沒有披露,但是據我了解,各家商業銀行的利潤總額超過了兩萬億元。現在不良率是1.74%,不良貸款額只有1.5萬億元左右,撥備是兩萬多億元,再加上十幾萬億元的資本金,銀行業消化目前不良貸款的損失或者稍微暴露出來的不良貸款潛在損失的能力是充分的。”楊凱生説。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