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3年09月25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陳彤的下一個“風口”在哪兒?

  • 發佈時間:2014-10-23 15:18: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在人才頻繁流動的網際網路行業,員工、高管跳槽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新浪執行副總裁、新浪網總編輯陳彤的離職,卻在行業內外引發了不小的震動。22日中午,陳彤通過自己的新浪官方微網志“@老沉”宣佈告別自己服務了17年的老東家。

  對此,業界人士認為,陳彤的離職折射的是傳統新聞門戶陣營的尷尬,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聞門戶的高管離職或將成為潮流。

  “鐵打的陳彤流水的CEO”

  陳彤離職,新浪美股(SINA)受挫,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2日16時收盤,新浪每股下跌0.31美元至39.76美元,新浪微網志(WB)每股下跌0.20美元至18.27美元。

  你可能不知道陳彤,但是你應該知道新浪、知道新浪微網志。新浪的傳奇,離不開陳彤17年的堅守。

  陳彤1997年參與新浪子公司北京四通利方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下屬的利方線上初創,並於1998年正式加入新浪公司,他經歷了新浪的發展壯大。部落格網創始人、網際網路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稱,新浪過去的17年是“鐵打的陳彤流水的CEO”。

  方興東認為,陳彤是中國網際網路進程標誌性人物。他帶領團隊率先開闢了門戶新聞的道路,塑造了“新浪模式”。

  2009年,新浪在陳彤操刀下推出新浪微網志,自媒體大放光芒。從某種程度上講,陳彤不僅締造了新浪門戶,也改變了傳媒生態。

  網際網路觀察人士信海光撰文表示:“在整個網際網路界,以一人之力影響全行業到如此程度,可與陳彤相比者屈指可數。”陳彤的成功與中國網際網路的大時代密切相關,正所謂“時勢造英雄”,“陳彤在新浪的17年,不但是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的17年,同時也是中國社會日趨開放化、資訊化、多元化的17年。”

  “總編輯”時代過去了嗎?

  先於陳彤離職,新浪網副總編魏來離職去了小米。有業內人士對他們的離去“解讀”為“新浪”落寞了。

  新浪是門戶網站的拓荒者和領航者,而在移動大潮來襲的今天,新浪已現步履蹣跚之態。今年4月新浪微網志在美上市時,已有不少唱衰的分析報告。

  新浪2013年全年凈營收6.651億美元,廣告收入佔比達79%,而廣告收入增幅卻在下降;新浪微網志用戶活躍度同比增幅上升,而環比增幅卻出現下降,虧損幅度不斷擴大。與微信4億多的活躍用戶相比,新浪微網志僅有1億多的活躍用戶。

  方興東認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全民社交時代,網路媒體和網路新聞已被邊緣了,“總編輯”時代已經過去,陳彤留在新浪只能成為一具“活化石”。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陳彤離開新浪標誌著“網路新聞1.0”時代結束。過去17年是網路新聞的輝煌年代,但如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致使網路新聞的受眾、渠道都發生顛覆式變革,像新浪門戶那樣簡單羅列、海量資訊的模式將行不通,個性化、專業化的“2.0”新聞傳播方式將成為主流。

  媒體研究網站“新聞別動隊”創始人韓巍表示,門戶網站應與時俱進,轉型步伐緩慢,缺乏核心産品,落後就成了必然。網易發力遊戲,搜狐做視頻,騰訊佈局社交、遊戲,而新浪旗下微網志被拆分後,就只剩下新聞業務了。

  門戶去哪兒?“總編”去哪兒?

  危機四伏的門戶網站何去何從?網際網路評論人易北辰撰文表示,垂直化、移動化將成為門戶發展的新契機。

  目前,新浪已啟動再造,門戶業務將在移動和垂直領域進行更多投資,以適應PC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

  那麼,陳彤去哪兒?坊間有多種傳聞。

  傳聞一:受雷軍之邀加入小米,任市場副總裁,年薪500萬元,不算期權股票等收入;

  傳聞二:將加入周鴻祎麾下的360;

  傳聞三:加入今日頭條團隊;

  傳聞四:創辦自媒體。

  截至發稿,陳彤的電話始終沒有打通。小米公司表示“不知情”,“今日頭條”則直接否定了傳聞。

  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有一句名言: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今天的風口就是移動網際網路,那麼,離職後的陳彤是否將選擇新風口?

  張毅表示,無論陳彤去哪兒,他的離職都給網際網路行業提了個醒:當下的網際網路公司,必須注重三點:轉觀念,以移動網際網路為風向標;抓用戶,從用戶角度做內容、産品;大膽啟用新團隊。

  “移動網際網路不是PC的延續,而是顛覆,如果傳統門戶巨頭墨守成規,肯定是死路一條。”張毅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