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聚焦四類突出問題
糾治亂收費亂罰款 讓企業安心發展
“這次專項行動目標明確,就是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大糾治力度,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促進行政執法機關、執法人員依法履職。”5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開展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在會上明確表示。
今年3月以來,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開。據介紹,在專項行動中,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聚焦糾治四類突出問題:一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問題;二是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行為;三是執法標準不一致,要求不統一,加重企業負擔的行為;四是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該罰不罰、“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違反執法規範要求的行為。這些問題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為強烈和集中。
目前,各地區、各部門正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截至5月21日,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工作平臺共匯集各地區各部門問題線索6232條,督促辦理5246條。整治的問題涉案金額3.35億元,為企業挽回損失9881.35萬元。各領域的查糾積極推進,行政罰款數額總體呈下降趨勢,亂檢查得到有效遏制。
針對涉企行政執法中仍然存在粗暴執法、任性執法、機械執法等問題,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局長劉波表示,在這次專項行動中要把住入口關、能力關、素質關、責任關。必須強化對執法人員的管理、培訓和監督。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執法人員管理辦法,健全執法人員準入和退出機制,確保執法人員具備與所履行的職責相適應的能力和素質,厘清行政執法人員權力邊界和行為邊界。這次專項行動中,各個地區和部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對違法或不當實施執法活動的執法人員,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理。
當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單位憑藉優勢地位違規收費屢禁不止,部分電子政務平臺隱性收費問題比較突出,企業對此反映比較強烈。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表示,這些問題亟須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實為企業減負,助力其輕裝上陣。今年將深化專項行動,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為;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費政策,對不合規收費項目,應廢盡廢、應調盡調,並及時更新收費目錄清單;創新智慧監管,提升治理效能;加快出臺《涉企收費違法違規行為處理辦法》,明確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
為切實解決企業迎檢負擔過重的“煩心事”,讓企業放心幹事、安心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了系統全面的規範,在2024年底組織的國務院督查中,也對亂檢查進行了集中糾治,並要求這次專項行動將亂檢查作為糾治的重點之一。
“從各個渠道反映的情況來看,《意見》實施近半年來,規範涉企行政檢查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胡衛列表示,各地區積極探索聯合檢查、“綜合查一次”、“掃碼入企”、非現場執法等一系列創新做法,目的是有效提升檢查的精準度,大幅度減少對企業不必要的檢查。
“在有效遏制亂檢查的同時,我們也同樣強調,要按照嚴格依法的要求,履行好行政檢查的職責,該檢查的要檢查到位。”胡衛列表示,特別是涉及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光要嚴格檢查,還要依法檢查到位,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處置,有效解決問題,不能一查了之。
如何通過專項行動構建起長效機制,防止“一陣風”、問題反彈,讓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安心發展?劉波表示,健全長效機制,常態化地對行政執法進行規範和監督,是專項行動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在加快制定出臺行政執法監督條例方面,目前已經完成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抓緊推進出臺。此外,將針對執法突出問題制定具體的規則。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