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開辦以來,日前啟動的2025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成為消費補貼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屆。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上海各大商圈實地調研發現,在上海貫徹國家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全力推動消費提質擴容的行動下,本屆“五五購物節”進一步突出以“品質消費、創造需求”為主線,推出了一批新模式、新品牌、新産品、新地標,打造融合“商旅文體展”元素的沉浸式消費新場景,釋放城市消費新活力。
行業人士認為,從單一場景到沉浸式聯動,從商品消費到多元體驗,全業態協同與全場景創新形成的全新消費體驗,正成為激發消費活力的重要推動力。
搶抓活動商機
從文創市集到精彩賽事,從運動養生到潮流趣玩,作為百聯集團旗下一家以商業服務為主的大型綜合性上市公司,百聯股份聯動2025年上海“五五購物節”等重點IP活動,推動文化藝術科技進商場,營造節日特色消費新場景、新空間,圍繞首發經濟、新型消費、外來消費等方向,激活消費潛力。
百聯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濮韶華表示,2025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期間,公司面向廣大消費者推出了眾多國貨新品與外貿優品,積極承接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紅利;面向百聯通會員,推出兜百聯·抽黃金活動並加碼投放超10億元百聯消費券。由百聯集團主辦的“上海樂鄰生活節”則將聯動百聯千家門店,讓消費便利觸手可達。
豫園股份旗下老廟黃金和亞一金店也在今年“五五購物節”期間特別策劃推出了一系列行銷活動。例如,老廟黃金推出的優惠活動包括一口價黃金飾品及黃金點鑽類飾品特惠9折起,並可疊加政府發放的300元以及500元補貼(滿5000元減500元,滿3000元減300元)。
作為上海主副食品供應的堅實底座,上海蔬菜集團表示,以2025年上海“五五購物節”系列活動為契機,將持續推出精彩紛呈的活動。例如,在上海江楊農産品批發市場,消費滿100元立減25元,且優惠力度可疊加,最高可減至125元。
在2025年上海“五五購物節”期間,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助力消費提振。
例如,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圍繞“擴內需、促消費”的核心目標,全面對接本屆“五五購物節”活動框架,創新打造系列活動。例如,聚焦家電、數位、家裝等領域,在“國補”“市補”和“企業補貼”基礎上,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加碼推出銀行消費優惠(滿500元返50元),進一步降低市民的換新成本,有效激發更新換代需求。
浦發銀行引入AI機器人賦能智慧客服,緊密貼合汽車消費、商旅出行、美食購物等消費場景,為信用卡持卡人搭建全面的生活消費生態圈。提升境外來華人士支付便利化水準,提供外幣自助兌換等服務。對消費金融産品“浦閃貸”進行提額延期,覆蓋家電換新、裝修、購車、旅遊等消費領域,加大“兩新”信貸支援力度。
另據上海市商務委介紹,在2025年“五五購物節”期間,上海舉辦“商圈精品推廣節”,開展活動的商圈、商場,都是境外遊客喜歡購物的場所。雲閃付、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機構,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退稅代理機構也為入境遊客提供滿減、隨機減、紅包、會員積分、贈送禮品等優惠,營造更好的離境退稅消費環境和消費體驗。
“花經濟”助力“消費熱”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市民小葛給自己安排了一場不同以往扎堆赴景區旅遊的假期計劃——深度體驗上海推出的各類精品打卡路線。她的假期第一站選擇了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前灘公園巷,體驗這裡舉行的一場以花為“鏈”的主題花展——“卉聚前灘裏”2025上海國際花展浦東新區分會場。
“與傳統花展方式不同,這場花展串聯起主題市集、文化展演等各類主題活動,這次的遊玩消費體驗很特別。”小葛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非遺愛好者,特別愛好各類非遺産品,假期在前灘公園巷的非遺重點攤位還淘到了自己心儀的小物件——利用傳統青花瓷技藝製作的一套旅行茶具,“假期結束回到單位後我還把茶具介紹給了同事,有幾個同事還問我要攤位的具體資訊。”
就在上週六,在為期24天的“卉聚前灘裏”2025上海國際花展浦東新區分會場閉幕前,小葛約上同事再次前往這個人氣地標,除了感受非遺産品的魅力外,他們此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各自的工位拼單一些特色植物。
“花展主題是一次絕佳的産品銷售商機,特別是針對工位、窗臺等小空間場景,我們精準推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創新産品,結合一系列優惠活動,今年5月以來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有不小的增長。”有花藝店舖商家表示。
“本次花展聯結前灘濱江公共空間與前灘公園巷、晶耀前灘、前灘太古裏三大商業體,打造多個主題景點,展現全長1.5公里的生態、商業、文化融合沉浸式賞花動線。”作為前灘核心開發主體,陸家嘴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花展設計圍繞“以花為媒”主題,並結合繽紛花卉和特色商業街區,通過花藝裝置將鮮花與商戶個性完美融合。
陸家嘴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本次花展共吸引約422萬人次參與,不僅讓前灘成為熱門打卡地,更顯著帶動了餐飲、零售、文創等行業的消費活力。相關數據顯示,本次花展期間,前灘公園巷、晶耀前灘和前灘太古裏三個商業體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1.44%(花展開幕後的首個週末,前灘公園巷銷售額環比增長87%),周邊酒店入住率也呈現雙位數增長。
無獨有偶,記者在百聯股份旗下第一八佰伴看到,去年底完成煥新升級的“大彎壁”外廣場花壇區域,如今已化身為一方“花花世界”。第一八佰伴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以“繪花”為主題,將商品首發、會員專場答謝會等活動串聯融合,通過多維聯動激活商圈潛力。
多地明確提振消費路線圖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提出新一輪提振消費的舉措,其中新型消費成為熱詞。
日前,《湖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外發佈。其中提出,打造新型消費場景。推動商業綜合體、商圈、景區、街區“數字+”改造和業態升級,探索運用人工智慧、擴展現實、全息投影等新技術,打造沉浸體驗、劇本娛樂、數字藝術、線上演播、非遺文創等消費新場景,拓展泛娛樂生態。
今年5月發佈的《廣東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新型消費。大力推進“人工智慧+消費”,推動自動駕駛、智慧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介面、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産品開發與應用推廣。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的《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社區團購、興趣電商等新型消費業態,2025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1000家、培育“綠色直播間”300個。煥新歷史經典、中華老字號産品,促進“人工智慧+消費”。
記者注意到,雖然多地關於發展新型消費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提到了人工智慧(AI)這一關鍵詞。
財信證券研報認為,從宏觀背景來看,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和內需提振的關鍵時期,其中,“人工智慧+”作為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度重塑消費體系,成為提振內需、促進消費升級的重要抓手。通過AI技術的廣泛應用,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體驗持續優化,消費結構加速升級,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上海等地已率先探索。記者在上海一家人工智慧産品買手店看到,人工智慧眼鏡、人工智慧互動玩偶、人工智慧戒指等黑科技産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駐足體驗。據悉,店內産品均由該店精選,且部分産品還未被市場發掘,在該店是首發産品。“比如這款人工智慧戒指,不僅是一件時尚裝飾品,還能在睡眠時記錄心率等指標,監測健康狀態。”該買手店店員對記者介紹。
“AI正在重塑商業的價值鏈和生態圈,零售業作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很快的領域之一,競爭模式和運營邏輯必然將發生顛覆式的變革。”百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永明表示,公司將不斷運用數字化工具,借助AI技術重構“人-貨-場”關係、激發消費潛力。
與此同時,“以舊換新”政策也在不斷更新。例如,《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研究制定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和具體細則,推動更多優勢産品、特色産品納入政策補貼範圍,優化政策設計、補貼程式和兌付方式。
又如,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關於提振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品種和規模,繼續實施汽車、家電、家裝、電動自行車等換新政策,新增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微波爐等家電産品以舊換新,實施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等數位産品購新補貼。優化補貼發放流程,配套推出低息貸款、零首付等舉措,完善申請、換購、回收全鏈條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換新需求。
仲量聯行中國區零售地産及消費研究負責人朱建輝表示:“利用政策引導消費轉型,加速消費品迭代升級,具有長期價值。同時,利用節假日舉辦購物節,營造多元消費場景,通過‘政策擴容-産業升級-消費協同’的良性迴圈,可讓政策利好精準傳遞至終端消費市場,持續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推動中國消費市場向高品質、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前進。”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