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
從貨幣政策來看,相較于去年1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提法,此次刪去了“穩健”二字,定調“適度寬鬆”。值得關注的是,上次貨幣政策被定調“適度寬鬆”還是2010年,2011年至2024年期間則一直是“穩健”。
在分析人士看來,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貨幣政策基調作出調整,預示著2025年的政策力度將會明顯加大,也就意味著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從今年來看,央行在2月5日、9月27日各降準0.5個百分點,7月份、9月份分別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基點和20個基點。此外,還創設多種流動性管理工具,包括增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和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等。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已經適時加大了逆週期調節。”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説,明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包含以下幾項措施:一是,綜合運用各類公開市場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經濟運作創造適宜友好的金融環境;二是,保持適宜的利率水準,通過降準、降息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激發市場需求和活力,全年或降準100個基點左右,降息30個基點至40個基點左右;三是,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進有退”,引導和激勵信貸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轉型優化;四是,繼續優化貨幣政策調控框架,提升利率之間的協同聯動,提高通過政策利率調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預計,2025年可能累計調降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購利率)40個基點至60個基點,引導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60個基點至100個基點。全年可能累計降準150個基點至250個基點。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明年貨幣政策將繼續降準、降息的同時,央行還將加大購買國債和買斷式逆回購等超常規寬鬆政策。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2025年將把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作為貨幣政策重要考量,在此背景下預計還有超100個基點降準,降息也將繼續發力,可能兼顧匯率形勢擇機選擇,幅度超30個基點。此外,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現券交易頻率、體量可能加大,一方面提供基礎流動性支援,另一方面強化對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輔助政府債券順利發行。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