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批國家藥品帶量集採的擬中選結果正式公佈了,這是進入2023年以來,國家層面的首個藥品集採。此次國家藥品集採,有哪些新的變化?隨著藥品集採制度的完善,未來還有哪些方面可以突破?
實施“一主雙備” 集採規則在完善
和此前集採相比,第八批藥品集採的規則進行了多項更新。提高了入圍標準,原來滿足條件的企業數量達到4家調整為5家。明確協議週期,還有實施“一主雙備”,增加了保供的第二備選企業。
為何增加第二個備供企業?
首都醫科大學 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價格招採室主任 蔣昌松:第八批集採大部分品種還都是“一主一備”,但是針對氨甲環酸、包括那曲肝素等5個急搶救用藥和短缺藥品,探索使用“一主雙備”供應模式。一旦主供企業不能及時供應,備供企業會立馬供應,完全是為了保障市場供應、更好滿足臨床需要。備供企業,也是一種中選的身份,它在中選、使用、回款等方面,都比非中選産品有優勢,完全可以按照中選價格,直接在備供地區挂網供應銷售。
如何看待肝素類藥物首次納入集採?
首都醫科大學 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價格招採室主任 蔣昌松:肝素是治療心梗、血透這系列疾病常用的藥品,它應用很廣泛,供應可能又會受限。醫保部門對於肝素是否納入集採,實際上進行了充分的研究論證的準備工作,包括搞政策研究的專家、藥學的專家、臨床的專家,走訪了每一家肝素的生産企業,對每一家肝素生産企業進行了現場調研,詳細了解了這種企業的産能、原料的來源、産品的品質、供應的渠道、銷售的規模,摸清楚了這些情況之後,才把它納入集採的。對於患者醫院用藥還是有三個方面的影響。①降低患者負擔,那曲肝素平均降價48%,依諾肝素平均下降55%。②促進藥品可及,原來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可能就選擇普通的肝素,這次集採的那曲肝素和依諾肝素,實際上比普通肝素具有更好的抗血栓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會更小。納入集採之後,可及性肯定會提高。③用藥品質也一樣,過評的這種仿製藥中選藥,高品質的藥品比例會從50%,我相信也會提高到90%以上。
第八批國家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降價力度多大?百姓實惠多少?
首都醫科大學 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價格招採室主任 蔣昌松:對老百姓來説,實惠有三個方面:①費用負擔減輕。推行國家集採制到2022年,藥品集採和醫療耗材,累計已經節約了費用4000億。②擴大優質藥品可及性。集採藥品覆蓋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B型肝炎、腫瘤等慢性病常見病主流用藥,原來用不起高價藥的患者,現在已經用得上這種價格低、品質高的藥品。比如B型肝炎一線用藥恩替卡韋,平均年治療費用,由集採前5000元以上,已經降到150元,同時,一年內用藥量提升接近兩倍,那就是説可及性得到很大提高。③用藥品質提高。集採品種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還有進口原研藥等高品質藥品,使用佔比從集採前50%提高到90%以上。30多家醫院的大數據研究也表明,中選藥和原研藥的臨床效果一樣。
實現2025年500個藥品集採品種,規則和制度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突破?
首都醫科大學 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價格招採室主任 蔣昌松:500個集採品種,我想在2025年應該是可以實現的,甚至可以提前。在集採規則和制度方面,應該是説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的模式。其次應該是要提高集採落地的品質和效果,要讓患者用得上、用得起,還要用得好這些集採藥品。最後還要堅韌不拔的來提升集採平臺的功能,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網採率、集採率,來規範統一挂網測網的規則,促進我們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