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25日訊(記者葉淺 單盛群) 2月25日,以“數字引領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聚焦數字賦能“雙碳”目標的前沿趨勢和創新實踐。
本屆論壇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央網信辦資訊化發展局、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
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秀軍出席論壇並致辭,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莉,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鳳朝等成都市主要負責同志出席論壇並致辭。

聚焦數字碳中和
主論壇現場,來自數字化、能源、金融、生態環保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成都,共同聚焦綠色低碳前沿發展趨勢,探討如何運用數字技術與網際網路資源優勢,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助力數字中國、美麗中國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杜祥琬通過視頻形式發表演講,他分享了我國能源強度方面的案例和數據,認為要正確認識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如煤炭的儲採比,要注意節約高效清潔利用煤炭,同時也要逐步發展非化石能源。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彤,針對數字化技術在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兩方面分享了數據模型在分析氣候變化中發揮的作用。朱彤表示,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造相關綜合數據共用平臺,可以打破數據孤島,為預測未來的環境和氣候變化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隨後,歐盟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名譽副理事長、電子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任福繼的演講由近期引發熱議的ChatGPT,引申到“先進智慧助推綠色發展”。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楊開忠從多方面闡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協同融合發展之路。
重要成果出爐
成果發佈環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宣佈數字碳中和認知中心公益平臺籌備啟動,發佈《中國碳普惠發展與實踐案例研究報告》、“2022 數字碳中和案例徵集活動”成果和“碳減排數字賬本”,併為2023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輪值單位授牌。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杜少仲介紹了數字碳中和成果“碳減排數字賬本”,展示了利用數字技術帶動公眾碳減排,促進綠色生活方式形成所取得的成績。他指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低碳行為都可被“碳賬本”記錄,可進一步促進從微小處改變碳排放的習慣,從整體上推動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這就是“碳賬本”的重要意義。
當天下午,四場平行分論壇分別緊扣“數字科技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綠色低碳 數字生活”“數字碳中和投融資與高品質發展”“數字碳中和區域發展”四大主題,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專業人士匯聚一堂,交流碰撞,共同探索數字助力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徑。
並且本次論壇同步設立“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成果展”,展陳城市建設、公共交通、辦公等方面的數字減碳實踐及成果。
此外,本屆論壇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進行,線上採用“元宇宙”形式,模擬主論壇、各分論壇、成果展等線下場景,觀眾能夠通過“數字孿生”的方式參與線下會議。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