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27日訊(記者 王金瑞)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此浪潮之下,多家銀行搶灘金融元宇宙。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浙商銀行、江蘇銀行、江南農商銀行、百信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探路元宇宙,虛擬數字員工、數字藏品成為兩大發力點。
業內專家表示,商業銀行對元宇宙給予關注具有一定必要性,但當前元宇宙尚未有明確定義,相關技術進展和商業模式也並不成熟,銀行業如何參與其中還在探索之中。當前銀行業更應當關注前沿技術的研發,結合客戶需求推出針對性産品和服務,避免對概念的過度炒作。
多家銀行佈局金融元宇宙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銀行佈局金融元宇宙。2022年1月11日,中國行動通訊聯合會元宇宙産業委員會公佈首批成員接納名單,首批名單從267家申報個人和單位中經合規審核後接納65家/人(個人成員25人,單位成員40家,其中上市公司8家),8家上市公司中包括浙商銀行。
近期,江蘇銀行也表示,該行基於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和數字化金融底層邏輯的研判,結合自身優勢,開始積極佈局金融元宇宙,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體驗。
值得關注的是,百信銀行、江南農商銀行紛紛推出數字員工。以百信銀行為例,該行在2021年12月30日推出虛擬數字員工“AIYA”, 不同於虛擬客服的定位,AIYA是百信銀行的AI虛擬品牌官,百信銀行表示,數字員工AIYA是他們在近期元宇宙浪潮下,對未來銀行的探索實踐成果。
百信銀行首席戰略官陳龍強稱:“未來銀行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形態已經在悄然變化,我們非常關注用戶的需求變化,尤其是與年輕人的交互方式,金融科技、虛擬數字員工和數字資産將是我們的重要抓手,希望為用戶提供更友好、更普惠、更安全的數字金融服務。”
2021年12月,江南農商銀行與京東雲合作,推出了業務辦理類數字人“言犀VTM數字員工”。言犀VTM數字員工擁有倣真人的面容,可以獨立、準確完成銀行交易場景的自助應答、業務辦理、主動服務、風控合規等全流程服務。
江蘇蘇寧銀行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孫揚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字員工兼具智慧金融服務和品牌宣傳功能,目前一些銀行的數字員工不但可以處理財務報銷、業務客服、監管報送、數據統計等基礎工作,節約銀行的人力投入,還可以以假亂真,在視頻中一天24小時播放財經資訊,將銀行品牌展現效果做到極致。”
孫揚進一步指出,元宇宙是銀行發展新機遇,能打開銀行新流量空間,反哺推動銀行數字化進程。相比大行,元宇宙對於中小銀行意義更大,能夠快速擴大中小銀行在數字化世界的品牌,縮短相比大行的流量獲取方面的差距。
專家:如何參與其中尚在探索
除了虛擬數字員工之外,還有多家銀行推出數字藏品。數字藏品是指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應特定的作品、藝術品生成的唯一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實現真實可信的數字化發行、購買、收藏和使用。
2022年1月24日,北京銀行推出以“小京”形象基礎的“京喜小京”數字藏品,以虎年春節傳統文化習俗為創作靈感,將餃子、年畫、舞獅等傳統年俗元素與小京形象結合,推出數字藏品盲盒,共2022個,千人千面,每個數字藏品具有唯一標識,不可篡改,永久保存,不支援向第三方轉移。
更早之前,2021年11月18日,百信銀行發行了行業首個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數字藏品——“4 in love”,據介紹,該數字藏品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
在孫揚看來,數字藏品作為元宇宙“人,貨,場”三大元素之一的“貨”,是元宇宙便捷入口,銀行可以將自身品牌數字化形象、區塊鏈唯一標記、元宇宙流通傳播充分結合起來,打造有收藏價值的銀行數字藏品,佔領品牌宣傳的高地。
秦農銀行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分析稱,商業銀行對元宇宙給予關注具有一定必要性,但當前元宇宙尚未有明確定義,相關技術進展和商業模式也並不成熟,銀行業如何參與其中還在探索之中。
“當前銀行業更應當關注前沿技術的研發,認真落實金融管理部門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和數字化轉型指導意見,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從理念、組織、業務、技術、數據、合作等六大層面深化數字化能力,結合客戶需求推出針對性産品和服務,避免對概念的過度炒作。” 董希淼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説道。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