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華鑫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

經濟學博士,正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信貸部主任科員、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諮詢部研究主管、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總監兼資産管理部總經理。

華鑫信託朱勇:深耕信託文化築牢發展根基 創新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摘要

摘要

朱勇表示,信託文化體系建設是公司踐行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以 “秉竹之華 礪金為鑫” 為核心,通過六大融合體系融入經營。在普惠金融領域,與美團合作以 “323” 模型平衡業務與風控,定位生態服務商深化服務。同時,秉承穩健經營,以科技賦能風控,通過三種思維優化業務結構,在産融結合、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 。

撰文|鹿凱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信託行業發展環境下,華鑫信託展現出諸多亮點與突破。2024 年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等聯合推進轄內信託機構規範開展不動産信託業務,在此背景下,華鑫信託也積極行動。2025 年,華鑫信託在多方面取得進展。

在“媒體走進信託公司” 第三期活動中,華鑫信託發佈《信託文化體系建設手冊》,以 “秉竹之華 礪金為鑫” 為特色的信託文化體系備受關注,其如何融入公司治理等引發行業思考。同時,華鑫信託與美團在普惠金融領域合作成果顯著,截至 2024 年底,已累計授信個人客戶 4.2 億人、小微企業客戶超 460 萬家,在業務拓展與風險防控方面有獨特經驗。

從經營業績看,2024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1.26 億元,凈利潤 18.30 億元,行業可比數據排名第三;2025 年首季利潤總額超年度預算三成,主體信用等級獲評 AAA。華鑫信託在業務結構優化、盈利能力提升方面採取了哪些關鍵舉措?

在産融結合上,華鑫信託助力集團公司綠色轉型,中標國家能源集團相關項目,如何發揮信託功能優勢提供差異化服務?此外,華鑫信託積極推進科技創新,AI 技術在多場景應用獲行業認可,如何確保科技賦能與業務創新、風險管理深度融合?

為深入了解華鑫信託的發展路徑與未來規劃,中國網財經對華鑫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勇進行專訪,探討信託文化、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産融結合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問題,助力我們更好地理解華鑫信託在信託行業中的發展策略與實踐經驗。

《中國網財經》:在 “媒體走進信託公司” 活動中,華鑫信託發佈的《信託文化體系建設手冊》引發廣泛關注。以 “秉竹之華 礪金為鑫” 為特色的信託文化體系,如何具體融入公司治理、業務經營與員工行為規範?在推動信託文化傳播、增強行業認同感方面,貴公司後續還有哪些計劃?

朱勇:信託文化體系建設是公司堅守受託人定位,踐行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華鑫信託將“金之剛健”與“竹之堅韌”有機結合,承載受託人的忠實義務和審慎義務,夯實金竹信託文化根基,固本培元,守正創新,樹立長期主義價值觀。通過六大融合體系(主體融合、行為融合、目標融合、服務融合、體系融合、生態融合),將信託文化充分融入公司經營發展的全過程,建立制度文化、業務文化、治理文化和品牌文化四個層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受託人文化,向下紮根築牢信任之基,向上生長涵養特色信託文化,構建華鑫信託的特色信託文化體系,穩固可持續發展根基,培育公司差異化競爭力,提升公司綜合實力。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重點任務領域。華鑫信託著力培育契合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的信託文化具體導向,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培育價值投資文化,創新發展科技信託;培育ESG責任投資文化,深入推進綠色信託;培育富民厚生文化,廣泛開展普惠信託;培育享老樂老文化,縱深發展養老信託;培育數據治理文化,積極探索數據信託。

下一步,公司將以《華鑫信託信託文化建設體系》手冊發佈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品牌文化宣傳推廣活動,提升全員認同感和參與度,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融媒體形式傳播信託正能量,夯實信任品牌,為弘揚行業信託文化建設貢獻華鑫力量。

圖1:華鑫信託信託文化體系建設

《中國網財經》:華鑫信託與美團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合作成為活動焦點,截至 2024 年底已累計授信個人客戶 4.2 億人、小微企業客戶超 460 萬家。在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時,貴公司如何平衡業務拓展與風險防控?未來是否會拓展更多場景合作,進一步深化普惠金融服務?

朱勇:我們認為,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機構掌握了數字技術和人工智慧,通過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開展普惠金融,可以促進資訊共用、降低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務門檻,拓展普惠金融的服務邊界,充分觸達長尾客戶,使“普”更廣;精準服務客戶需求,使“惠”更深,小額分散信貸投放降低整體融資杠桿,使金融風險更低,有效破解傳統普惠金融面臨的“不可能三角”難題(即普及、優惠、低風險不可兼得)。

基於消費金融業務的信貸資産邏輯,契合消費金融監管規定的系列要求,華鑫信託總結出消費金融全流程風險管理要素“323”模型,分別對應貸前、貸中、貸後風險管理要素。其中貸前風控三要素是指“流量,數據,模型”,貸中風控二要素是指“額度,定價”,貸後風控三要素是指“資産表現評估,策略排查比對,策略實時調整”。最後貸後要素是需要實時向貸前反饋的,實現消費金融業務全流程的閉環管理。

圖2:華鑫信託消費金融業務“323”風險管理模型

未來,華鑫信託還將積極拓展普惠金融業務,定位於普惠金融生態服務商,做精做實普惠金融大文章。公司積極參與普惠資産全週期管理,在培育並孵化普惠金融優質資産池基礎上,通過發行普惠資産證券化産品,積極參與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保險交易所等證券化市場,持續引導低成本資金投入普惠領域。以2024年為例,華鑫信託發行普惠金融資産證券化産品的加權平均優先級資金成本低至2.3%,與資産服務機構、仲介服務機構、評級機構等合作夥伴協同努力,充分彰顯了建設普惠金融健康生態的信託擔當。

華鑫信託自主建設由核心信貸系統、風險決策系統、支付清算系統、數據管理系統等主要系統組成的消費金融業務系統群,功能涵蓋業務導入、風控引擎、信貸核算、影像件管理、代收代付、資産管理等全業務環節覆蓋的小微金融業務系統架構,為公司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培育核心競爭優勢,形成助力公司高品質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中國網財經》:根據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26億元;凈利潤18.30億元,行業可比數據排名第三名,展現了良好的發展潛力和經營能力。2025 年首季,華鑫信託實現利潤總額超年度預算三成,所有者權益增長顯著,且主體信用等級獲評 AAA。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貴公司採取了哪些關鍵舉措實現業務穩健增長與風險有效控制?在優化業務結構、提升盈利能力方面,有哪些具體經驗可以分享?

朱勇:金融是順週期行業,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華鑫信託始終秉承穩健經營理念,踐行謀定後動、持續改進的長期主義。公司堅持“風險管理能力走在業務發展曲線之前”,展業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小勝為大勝,求不敗而終勝。自開業以來,華鑫信託堅持獨立判斷,不盲從、不跟風,堅持遠離高杠桿激進展業的領域和産業;嚴把準入關口,強化風險預判,寧可錯過、不可做錯。公司始終秉承“大風控”理念,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四早”原則,堅持風險管理、合規管理、資産保全“三位一體”系統防範風險。公司搭建內控合規風險一體化管理資訊平臺,拓展風控能力邊界,提升數字化風控水準,以科技賦能助力提升風險管理質效。

在優化業務結構和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按照信託業務三分類要求,積極轉變發展理念,樹立産業投行、特色資管、信託服務三種思維,全面提升公司發展戰略。

一是培育産業投行思維,做好耐心資本,大力發展權益投資。我們認為,當金融資本具備技術洞察力、産業理解力和週期耐受力,就能成為企業最可靠的長期夥伴、中國經濟轉型的中堅力量,也終能收穫時間給予的豐厚回報。為此,公司將大力發展科技信託,堅守長期主義投資策略,做技術價值投資而非財務投機,大力支援企業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拓展。結合之前在新能源汽車等科技創新項目方面的投資管理經驗,拓展至基建重工、有色金屬、能源化工等産業,促進金融資本與産業資本深度融合。

二是堅持特色資管思維,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大力發展標品信託。國家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暢通入市渠道,提升權益投資規模。公司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逐步提升參與資本市場的專業化能力,尋求差異化定位,重點關注境內A股市場並購重組、定增、可轉債、可交債,以及境外資管産品的業務機會,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堅持價值投資導向,向新質生産力領域聚集。通過“投資+投行+投研”三引擎共同驅動指導業務實踐,截至2024年末,公司標品信託存續規模以近800億元,特色資管信託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三是拓展信託本源優勢,做優做強資産服務信託。公司以研究為引領、以場景為載體、以科技為支援,深耕服務信託領域,在家庭服務信託、家族信託、特殊需要信託、養老信託、慈善信託、數據資産服務信託等方面,挖掘優質客戶資源,積極探索商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高品質、定制化的金融服務。加強信託本源服務的品牌建設,培育鑫合、鑫傳、鑫享等系列服務品牌,增強客戶信任度和服務辨識度,在服務場景拓展方面繼續加大佈局。

《中國網財經》:貴公司在産融結合方面持續發力,不僅助力集團公司綠色轉型,還中標國家能源集團相關項目。在服務能源電力類央企過程中,華鑫信託如何發揮信託功能優勢,提供差異化産融服務?未來在産融結合領域,是否會探索新的業務模式或合作方向?

朱勇:華鑫信託是具有綠色産業及能源企業股東背景的信託公司,在服務股東單位綠色低碳産業基礎上,我們在綠色産業垂直細分領域,可以多元化開拓綠色産融業務,賦能綠色産業鏈供應鏈。截至2024年末,公司綠色信託業務存續規模超過133億元,其中,半數比例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行業,這是我們服務集團主業的體現,也是産融結合業務的重要部分。其次,服務綠色服務業佔比29%,公司通過發行定向資産支援票據等資産證券化信託産品,為水電類、新能源類的綠色項目提供服務信託,單體規模可達20億元以上。從區域角度,華鑫信託的綠色信託業務廣泛覆蓋江蘇、四川、雲南、天津、黑龍江、浙江、北京、安徽等地區,其中江蘇、四川、雲南、天津四個區域業務量佔比超過80%,規模107億元以上,有效服務綠色産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國家強化産融結合的戰略意義在於促進産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強強聯合,央企擔當,是華鑫信託開展綠色信託的展業特色,公司一直致力於與産業類背景的央國企集團開展合作,為其提供信託服務,目前已與多家能源類央企展開闔作,服務規模都在幾十億元以上。2024年末,公司順利參與央企能源集團總部資金類資産服務機構選聘公開招標項目,服務規模預計將達千億元,華鑫信託將提供專業、長期的資産服務信託,形成良好的市場口碑,踐行高品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信託本源定位。

未來,華鑫信託將基於對能源類企業提供專業化綠色産融服務的經驗,在更廣泛的能源領域繼續打開服務觸角,整合金融資源,不斷深入了解産業客戶需求,為培育發展綠色生産力提供信託專業賦能。

《中國網財經》:華鑫信託積極推進科技創新,AI 技術已在多場景應用並獲行業認可。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何確保科技賦能與業務創新、風險管理的深度融合?未來在金融科技研發與應用上,有哪些重點佈局和長期規劃?

朱勇: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華鑫信託努力把握科技創新機遇,持續深耕前沿科技與金融業務的融合共生,全方位提升工作效率與用戶體驗。公司在深化數字化轉型進程中,主動提出數據資産和業務應用雙輪驅動的AI推進方法,將DeepSeek等人工智慧大模型前沿應用進行本地化部署,核心目的就是實現數據流與業務流的深度融合。通過數據資産與AI大模型能力的融合,為業務應用提供決策洞察,讓日常辦公流程化繁為簡。

圖3:華鑫信託AI大模型應用架構

以AI賦能數字普惠金融為例,公司通過自主研判及架構設計,借助AI大模型的數據處理與推理分析能力,在普惠金融領域率先創新“AI鷹眼”和“AI音盾”功能應用,即開展影像件關鍵要素智慧化核對和客服錄音智慧化質檢,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的實時風控能力和數據治理水準,促進普惠金融業務提質增效。

<以AI賦能組織能力方面,公司逐步設計完善AI架構全景,通過設置智慧助手,激活數據資産價值,打破數據孤島,提供運營數據智慧化分析和管理,提升運營管理效能,助力實現組織能力進化。

未來已來,華鑫信託將進一步加大人工智慧與信託業務場景的融合力度,持續拓展AI大模型的應用落地場景,加速AI在養老信託、數據信託、碳資産信託等業務和服務創新,深入服務公司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金融服務。

專欄介紹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深化改革與信託行業的持續發展,為增進社會各界對信託行業的全面認識,特別是加強媒體對信託公司運營模式、創新實踐及社會責任的深入了解,協會特策劃“媒體走進信託公司”系列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實地探訪與深入交流,展現信託公司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金融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效,為信託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在上述背景下,中國網財經攜手中國信託業協會,共同推出了“走進信託公司”專題活動,旨在增進公眾對信託行業的理解與認同。

團隊介紹

統籌:孫朋浩   


撰稿:鹿   凱   


設計:栗   寧


開發:梁   迪

融媒體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企鵝號

中國網財經
網易號

中國網財經
微信視頻號

中國網財經
抖音號

中國網財經
快手號

中國網財經
Bilibili

中國網財經
客戶端

中國網財經
微信公眾號

中國網財經
微網志

中國網財經
頭條號

中國網財經
百家號

中國網財經
企鵝號

中國網財經
網易號

中國網財經
微信視頻號

中國網財經
抖音號

中國網財經
快手號

中國網財經
Bilibili

返回合集
返回
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