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1日),原銀保監會3月24日下發的《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的通知》(業界稱三分類新規)正式實施。
就實施進度來看,多家信託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分類新規下發後,公司積極推動業務轉型,並調整組織架構,完善內控機制。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落實配套細則。
信託公司推進轉型
根據三分類新規,信託公司應當以信託目的、信託成立方式、信託財産管理內容為分類維度,將信託業務分為資産服務信託、資産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三大類共25個業務品種。
在華潤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小臘看來,三分類新規的核心是“壓降影子銀行風險突出的融資類信託業務、資金池業務以及進行監管套利的通道業務”,促進信託公司回歸本源,鼓勵發展服務信託和標品信託業務。
從信託公司對三分類新規的落地情況看,多家公司表示在積極推進。
中信信託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過去幾個月公司做了三方面準備工作。一是進一步明確業務發展戰略和重點轉型展業方向,調整生産組織架構,提升受託服務意識和專業服務能力;二是積極完善內控機制,將信託業務分類納入內部控制體系,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及業務、合規、審計等各部門職責;三是改造綜合管理資訊系統,完善業務審批審查機制和流程。
五礦信託相關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監管的指導下,公司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優勢,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準確劃分各類信託業務,積極謀求突破轉型。一是通過公司在非標等傳統業務領域的優勢資源,積極開展非標轉標業務。二是充分服務集團主業。三是持續探索信託本源業務。在充分研究信託制度的基礎上,持續提升本源業務能力。四是在強化合作中提升標品主動管理能力。在標品業務領域,採取兩條腿走路的路線,一方面加強與市場上優秀基金管理人、資管機構的合作,在投資研究、策略研究、資産配置等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另一方面,持續做強自身專業能力,構建標品投研團隊,在吸收優秀同業經驗的基礎上,快速加強自身的市場研判和主動管理能力。
國通信託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積極響應監管號召,大力推進轉型發展,公司業務結構持續優化,轉型業務佔比穩步提升。
就下一步轉型方向,中信信託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研究和根據監管部門落實新分類相關配套細則,通過培訓、政策解讀、業務對標研究等形式,強化全體員工對新分類理解,為業務轉型做好方向鋪墊、政策傳達與實操指導。
“下一步,公司將堅定圍繞信託業務三分類等監管政策,大力拓展服務信託等業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優質的信託服務。” 國通信託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需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三分類新規正式實施後,將推動信託業實現高品質發展,信託公司要抓住機遇,推動本源業務發展,實現差異化轉型。此外,也有業界人士建議出臺配套細則和制度。
百瑞信託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陳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分類新規標誌著信託業新一輪發展正式開啟,信託業將進一步回歸受託人定位,除了在金融領域之外,信託制度在社會領域有望得到更廣泛應用,信託業將朝著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方向高品質轉型發展。不過,目前信託公司在推動三分類新規落地時,也需要具體的配套制度和細則。
此外,國投泰康信託研究院院長邢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信託公司在推動三分類新規落地方面仍面臨諸多難點。信託公司應轉變理念,打造出差異化競爭優勢,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傳統的經營理念亟待轉變。部分信託機構過於留戀和沉湎于傳統發展路徑,抱有觀望僥倖態度。信託公司應更新觀念,全面回歸信託財産轉移功能和財産管理功能的本源定位,摒棄同質化競爭的非標融資業務模式,根除變相保底、剛性兌付的違規操作,逐步構建起“服務信託+標品投資+慈善信託”新三駕馬車。
其次,利用資源稟賦優勢揚長避短。過去的非標融資業務,信託業實際上沒有面臨過高強度的競爭壓力,但在轉型過程中,則面臨截然不同的局面。以標品信託為例,這是一個高度成熟、競爭充分的紅海市場,券商、基金是市場主力,無論是業務能力、市場份額,還是人才、專業團隊、投資經驗以及風控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積累,這种先發優勢不易被撼動。目前能在該領域裏躋身前列,形成核心競爭力,並將此作為公司主導業務的信託機構或不會超過行業機構總數的20%。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信託公司沒有發展機會,實際上任何時機進場都有機會,關鍵取決於信託公司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因此,信託公司要對轉型過程中市場環境的嚴峻性進行充分估計,實現差異化競爭。
再者,存量專業結構和團隊結構有待提升。新形勢下信託公司須儘快構建一支匹配度高,戰鬥力強的專業人才團隊。過去存量的團隊主要是非標融資的團隊,而現在無論是服務信託還是資産管理信託,都需要全新的專業背景。未來,信託公司新業務模式將更加依靠科技賦能去推動,這就對人才、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託公司如何處理好存量團隊的優化、提升和培訓,疊加增量團隊的招聘引進,這是信託公司成敗的關鍵。
此外,陳進也建議,信託公司應該堅定業務轉型發展理念,圍繞資産管理信託、資産服務信託和公益慈善信託找準細分賽道,保持戰略定力,構建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
“對信託行業而言,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信託行業要堅定轉型決心,在資源投入、組織建設、能力培養方面適應新業務分類方向,做大做強資産服務信託這一信託本源業務,以此為基礎,逐步打造‘服務+’能力,為其他合作機構賦能,進而培育主動管理能力,做精做優資産管理信託,建立自身品牌。在利用信託制度服務民生和實體經濟的同時,做長做專公益/慈善信託,為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信託力量。”劉小臘表示。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