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將至,高溫天氣持續。7月14日,“多地出現熱射病死亡病例”衝上熱搜:浙江一工人因熱射病多臟器衰竭死亡;四川一男子患熱射病死亡;華西醫院一天收治3例熱射病,一人多器官衰竭,呼吸心臟驟停,全力搶救,最終不幸離世……
自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全國71個國家氣象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局部地區最高溫度超過40度。熱射病也由此被大眾所認知。
所謂熱射病,其實是中暑的一種,屬於重度中暑,死亡率達到70%-80%,主要是因為人體溫度調節功能失效,並伴有一些神經系統的功能損傷。專家們紛紛提醒: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及時補水,避免午後時段出行,謹防中暑。
那麼,因高溫導致的中暑、熱射病,甚至死亡,保險能賠嗎?怎麼賠?
意外險一般不賠
慧擇保險經紀小馬理賠經理錢劍琴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保險能否賠,因具體産品的具體合同條款約定而定。一般而言,如果出現中暑導致死亡,壽險(定壽和終身壽險)可以理賠。
單純的重大疾病保險由於承保病種為清單列明制,目前很少有險種將中暑列為重大疾病保險的清單裏,一般不予賠付。但是,如果中暑導致嚴重的並發癥,其並發癥有可能屬於重大疾病保險的保險責任。
如果因熱射病或因中暑引發了其他疾病入院産生的費用,且在醫療險承保範圍內,符合理賠條件也可以進行報銷。
意外險(含醫療和身故責任)多將中暑納為免除責任,即使沒有列明屬於責任免除,也會以不符合意外傷害的定義而拒賠。畢竟中暑屬於一種疾病,不符合意外險“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定義。
上海某資深保險經紀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補充道,雖然意外險不賠中暑,但因中暑倒地造成的二次傷害,如摔傷、撞傷、扭傷等情況,屬於意外險的保障範圍,可以理賠。
此外,用人單位給員工繳納的“五險”中的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也可理賠。根據《職業病目錄》和《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因中暑産生的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也可報銷一定比例。
預防中暑是關鍵
據錢劍琴介紹,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承保中暑或熱射病的專屬保險産品,只是一般會作為普通的責任承保。例如一些團體意外險,可以在承保合同中,將中暑作為特別約定承擔責任。
她透露,前幾年也有部分險企推出了針對個人的高溫氣象指數保險,不存在明顯的可保利益,而且此類産品保額小、免賠責任苛刻、理賠幾率低,對消費者來説並不實用。另外,這樣的産品也會引起道德風險。後來該類産品均已下架。
氣溫過高、濕度大、風速小、體弱、對熱不適應、勞動強度過大和時間過長、過度疲勞等都易誘發中暑,甚至熱射病。該如何預防熱射病?
丁香醫生建議,要預防熱射病,首先要預防中暑。最重要的一點是多喝水。其次是避開高溫環境,其中汽車是不可忽視的高溫環境之一。
第三是警惕中暑症狀,及時處理。熱射病不是突然出現,而是逐漸加重,如果出現輕度中暑,比如大量出汗、頭暈無力、胸悶氣短、噁心心慌等症狀時,一定要重視並及時處理,防止情況惡化。
微網志名為“普外科曾醫生”的博主也提醒,熱射病的現場急救要注意兩點:一是千萬不要吃退燒藥,而是應該物理降溫,可全身浸泡涼水,冰塊敷在脖子旁、腋窩、腹股溝等大動脈經過的地方;二若抽搐,千萬不要強行喂水,橫躺放置防止磕碰,若出現嘔吐,應及時清理口腔異物。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