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證監局聯合印發《深圳市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建設産業金融中心行動方案(2025-2026年)》。
《行動方案》明確,“十五五”期間,深圳力爭構建形成適配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需求、優質創新資本集聚的高品質資本市場,以一流的創新資本形成機制、一流的標桿企業、一流的行業機構、一流的市場發展生態、一流的風險防控體系,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深圳新樣本、新實踐,並推出20項具體舉措。
構建一流的創新資本形成機制
近年來,深圳耐心資本、長期資本逐漸壯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管理人數量達1599家,私募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基金7487隻,管理規模1.41萬億元。
在此基礎上,《行動方案》錨定構建一流的創新資本形成機制,圍繞培育壯大耐心資本、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等多方面,提出多項針對性措施。
在培育壯大耐心資本方面,明確聚焦人工智慧、新能源、生物醫藥等“20+8”産業及重點領域,持續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援政策。推動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成為更有擔當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和大膽資本,引導多層次社會金融資本設立長週期業績考核、激勵約束和容錯機制。
明確支援科技企業多元股權融資。支援“硬科技”企業用好上市融資、並購重組等“綠色通道”政策。支援深圳證券交易所加大科創相關制度供給,豐富並購重組支付及融資工具,健全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並購重組市場較為活躍。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完成公司間並購重組項目43單,總規模約113.64億元,均排名全國城市第二。
《行動方案》還提出,強化債券創新品種運用,精準支援科技創新。完善債券融資全鏈條服務體系,支援“高新”及“戰新”企業開展債券融資。加強債券融資工具運用,支援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債券市場“科技板”。
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高品質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行動方案》將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培育一流標桿企業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並從把好上市入口關、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等維度提出多項具體措施。
在把好上市入口關方面,明確完善跨部門監管資訊共用機制,強化擬上市企業問題線索發現,嚴厲打擊違規代持、異常價格突擊入股、利益輸送等行為。優化上市培育機制,統籌市區各級資源,分層分類培訓,“一企一策一專班”助力重點企業規範發展,培育高品質上市後備資源。
在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方面,明確強化資訊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合力構建深圳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肅懲治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監管。強化央地合力,加大監測預警、摸排處置及跟蹤通報力度,化解上市公司重大風險。鞏固退市協同機制,暢通退市渠道。
在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方面,明確引導上市公司樹立回報投資者意識,提升資訊透明度和公司治理規範性。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支援通過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優化上市公司流動性管理。將市值管理納入國有上市公司評價體系。加強資訊披露與股價異動聯動監管,依法從嚴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鼓勵專業機構設計深圳特色指數産品引導中長期資金聚集。
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共584家。除規模優勢外,深圳上市公司在穩市場、穩信心方面展現出較強擔當,2024年,深圳上市公司實施分紅超2300億元、回購登出股份金額超百億元,創歷史新高。
建設一流的行業機構
在行業機構建設方面,《行動方案》明確,督促行業機構樹立正確經營理念,校準定位,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強化穿透式監管,加強準入管理,嚴格關聯關係審查。強化從業人員行為管控。聚焦投資者長期回報,督促行業機構堅持長週期考核,強化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機制。
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及投資機構。支援頭部機構通過並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支援投資機構用好社保基金、養老金、年金等投資管理資格,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
壯大高品質專業服務機構群體,優化專業服務供給。支援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産評估機構等優質專業服務機構在深落戶。持續加強資訊共用、聯合檢查、線索移交、聯合懲戒等方面的監管協作,依法從嚴打擊專業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深圳是國內金融重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共有證券公司23家,排名全國第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32家、期貨公司1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107家,均居全國前三。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