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市場相對低迷的環境下,公募基金行業以高品質發展路徑為指引,仍然實現了穩健發展,公募基金産品數量超萬隻,管理規模較上一年有所增長。
隨著上市券商和上市銀行2022年年報的披露,其參控股的基金公司經營情況也陸續浮出水面。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2023年3月27日,包括華夏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平安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在內的8家基金公司經營業績正式出爐。
從營業收入來看,上述8家基金公司排行榜暫為:華夏基金、招商基金、博時基金、國投瑞銀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安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和南華基金。
從凈利潤指標來看,上述8家基金公司排行榜暫為:華夏基金、招商基金、博時基金、信達澳亞基金、國投瑞銀基金、安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和南華基金。
作為公募基金行業頭部公司,中信證券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2022年度業績最受市場關注。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華夏基金總資産為176.50億元,管理資産規模約為1.72萬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74.75億元,凈利潤21.63億元。
招商證券年報披露的參股公司博時基金和招商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博時基金總資産117.88億元,凈資産83.03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3.16億元,實現凈利潤17.24億元,較上一年分別微降7%和3%;招商基金總資産123.10億元,凈資産81.75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57.57億元,凈利潤18.13億元,較上一年分別增長10%和13.1%。
國投資本年報披露的參股公司國投瑞銀基金和安信基金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國投瑞銀基金管理各類資産規模約3470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非貨幣基金規模1276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55億元,實現凈利潤1.63億元;安信基金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9.29億元,實現凈利潤9043萬元。
券商係公募基金公司還有方正證券控股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及信達證券控股子公司信達澳亞基金。年報數據顯示,方正富邦基金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實現凈利潤為2724.82萬元。
在信達證券發佈其上市以來首份年報的背景下,信達澳亞基金的經營情況也首次披露。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信達證券持有信達澳亞基金54%股權,信達澳亞基金總資産為9.21億元,凈資産為4.03億元,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0.68億元,實現凈利潤2.13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在去年市場環境下,基金公司整體業績表現受到不少挑戰,各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幅情況冷暖不均。
對比上一年的經營數據來看,南華基金的營收同比漲幅最高,達到98.45%,方正富邦基金和安信基金緊隨其後,營收分別同比增長41.27%和36.61%,國投瑞銀基金和招商基金的營收同比增長了25.88%和10.04%。其餘基金公司營收有所下滑。
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共有3家。其中,安信基金和招商基金分別同比增長了20.32%和13.1%,此外,方正富邦基金在2022年實現扭虧為盈。
對於公募基金行業的經營情況展望,北京地區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去年市場相對低迷的環境下,公募基金行業以高品質發展路徑為指引,仍然實現了穩健發展,公募基金産品數量超萬隻,管理規模較上一年有所增長。與此同時,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基礎設施REITs加速擴容,創新産品業態涌現,未來公募基金公司的綜合財富管理能力需進一步提升,以滿足不同客戶的資産配置需求,從而實現更穩更好發展。”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