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面對歲末年初持續震蕩的市場環境,手握重金的次新基金經理建倉策略變得相對保守。由於建倉時點和節奏不一,近一個月以來成立的主動偏股基金業績出現較大分化。
不少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建倉節奏將趨於謹慎,希望在震蕩市中積累安全墊。由於目前市場主線尚待明確,穩健安全成為建倉時的首要考量。
主動偏股基金建倉謹慎
統計顯示,近期A股各主要指數均有所回調。截至1月14日,近一個月內上證指數累計跌幅超過4%,深證成指期間跌幅接近7%,創業板指跌幅更是達到10.8%。
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從各權益新基金近期凈值表現來看,多數操作謹慎,建倉比例普遍不高。
截至1月14日,去年12月14日以來成立的68隻新發基金中(A/C份額合併計算),49隻基金凈值漲跌幅在-0.5%至0.5%之間,其中25隻凈值漲跌幅在-0.03%至0.03%之間。
以諾德量化先鋒一年持有A為例,截至1月14日,這只偏股基金自1月11日成立以來累計凈值跌幅為0.01%,期間業績比較基準跌幅為1.15%,可見該基金當前倉位較低;同日成立的民生加銀雙核動力同樣僅跌0.01%,遠小于期間其業績比較基準跌幅;南方專精特新A自1月5日成立以來累計凈值漲幅為0.18%,期間業績比較基準跌幅2.42%。
此外,去年12月24日成立的紅塔紅土盛豐A成立以來凈值漲幅為0.02%,12月27日成立的富榮福耀A成立以來凈值漲幅為0.06%,期間它們的業績比較基準均跌超2%。
從成立時間稍長的基金看,不少凈值漲幅也不明顯。比如去年12月15日成立的華融融興6個月定開A、去年12月21日成立的匯添富品牌價值一年持有A、長城大健康A,自成立以來累計凈值漲幅均不足0.1%。
不過,也有部分基金建倉節奏較快。比如,工銀瑞信悅享A自去年12月17日成立以來跌幅超過8%,期間業績比較基準跌幅不到4%。
震蕩市建倉穩健為主
建倉節奏普遍放緩背後,是基金經理對於市場的研判。不少基金經理總體判斷是A股市場的機會大於風險,但投資難度將會繼續加大,保持基金穩健安全成為建倉時的首要考量。
一位正在發行新産品的基金經理表示,對於新基金的建倉策略,封閉期倉位會控制在0-30%,配置安全邊際高、具有確定α的個股,在收益率達到5%以後,會穩健、逐步加倉至合理倉位。
華南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為改善基民的持基體驗,避免因為凈值波動引發頻繁申贖,計劃採取分階段穩步建倉的策略,目前少量配置了一些估值較低的品種。”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表示,自己管理的新基金並不好建倉,很多看好的標的目前估值並不便宜,即便長期看好也不敢直接買,也不敢把倉位打滿,只能買一些估值相對較低的股票或者先配一些銀行股等,等回調再買進。
展望後市,從中期維度看,中信建投基金認為,股市更多是結構性行情而非全面行情,結構優於系統,代表未來經濟轉型方向的綠色低碳、新能源、大數據、物聯網、智慧製造、專精特新等依舊可能是中期市場投資交易的主要線索。“短期維度看,臨近春節,日曆效應下的春季躁動行情值得期待。隨著一季度業績披露窗口期的臨近,市場將從主題炒作回歸行業及公司基本面優質的上市公司中來。”
華夏基金認為,指數連續回調也是同步釋放風險的過程,併為後續反彈積蓄能量。首先,政策轉向穩增長和剩餘流動性邊際改善的預期仍然較為明確,這是前期催化跨年躁動的重要因素;其次,市場的信心來自於對基本面的改善,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信用週期企穩,股票市場將逐步止跌。最後,從業績預告來看,電動車、軍工、半導體設備等行業中,基本面超預期的公司越來越多,隨著風險偏好的修復,反彈仍然可期。
(責任編輯:葉景)